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館長趙玉剛介紹,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他感覺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做點事情,于是打算搞一次文物史料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銘記那段歷史。 趙玉剛說,館內與抗戰有關的藏品多達到4千多件,他挑選的標準必須是罕見的精品。為此他和助手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從中挑選出了2千多件。從8月31日開始進場布展,一直忙到9月2日才結束。 據了解,本次文物史料展分為抗戰地圖、抗戰雜件、抗戰報紙雜志、抗戰照片和抗戰書畫五大類。其中,抗戰書畫11幅,實物上百件,地圖21張,圖片2000張,報刊雜志118本。當天上午吸引參觀者多達數百人。 在展廳中央,幾個墨盒尤為引人注目。趙玉剛介紹,一個刻有“共同救國”的墨盒曾是抗日將領宋哲元心愛之物,還有一個刻有“抗日救國”的墨盒系回族抗日首領馬本齋所有。“兩人都是赫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趙玉剛說。 還有一個茶杯也占據了顯要位置。趙玉剛介紹,這是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軍隊中將凌諫銜特意在景德鎮定做了這個茶杯。一是慶祝8年抗戰勝利;二是懷念他的戰友,在抗戰中犧牲的國軍少將張誠德。 還有近2千張照片占據了展廳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日本隨軍記者在中國期間拍攝的,詳細記錄了日軍侵華期間,在中國大地上進行“討伐”、“掃蕩”和“三光政策”的滔天罪行。趙玉剛說,其中一些殺人放火的照片,是十分難得的史料。 “日本侵華期間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到現在還一直回避侵略歷史,真是人類史上的恥辱。”聽說今天有抗戰文物史料展,泰興市民張正明一大早就和10多位戰友一起趕來,一邊看一邊痛斥日軍的獸行。 “許多抗日英雄在國家危難之際,為了民族解放作出了無私奉獻。我們既要緬懷他們,又要向他們學習,為早日實現中國夢更加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和父親一起參觀結束后,小學二年級學生楊雨軒說出了心里話。(賈東海 張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