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不斷加強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聯系,大力推進養老、醫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的醫養融合發展機構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堅持多元化發展,積極發揮社會力量主體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精神,堅持社會化發展方向,大力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大慶老人院投入1500萬元,占地4800平方米,建成大慶護理院,擁有護理院床位50張,養老床位143張。康健護理院總投資1000萬元,建筑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擁有護理院床位50張,養老床位120張。采取市場運作的模式,將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成一所醫養融合的大型特色養老機構,目前正開展前期相關工作。同時,堅持多元化發展思路,使選擇不同層次養老的老年人均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鼓勵小型養老機構(入住床位數在100張以內),就近與醫療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隨時提供診療服務,有條件的設立醫務室;夕陽紅養老院、社會福利中心等中型養老養老機構(入住床位數在100-200張),均結合自身需求,在院內設立衛生室、醫務室等衛生設施,聘請有職業資格的醫師、護士提供醫療護理服務;大慶、康健等大型養老服務機構(入住床位數在200張以上),根據需求設立了醫療機構,辦理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進一步推動了該市“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標準化配置,推進“醫養融合”養老機構建設。該市民營護理院均按照衛生部門頒布的《護理院基本標準(2011版)》和省民政廳相關要求,科學合理配備醫療護理人員,提供全天候護理服務。大慶護理院現有5名醫生,12名護士,28名護理人員,環境優美,設備先進,已有部分本院和社會老人慕名前來入住,入住老人30多名。康健護理院配備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醫師3名,主管護士7名,護士6名,引進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復訓練設備,更好地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面康復保健服務。同時,2家護理院均開設了內科、外科、骨科、康復醫學科、臨終關懷科、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營養科等10余個科室,配備了先進的x射線攝影系統,五分類血球儀、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液分析儀,彩色多普勒B超、12導聯的心電圖機,采購了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吸痰機等必要的搶救設備,全部達到一級醫院的配置標準。今年5月,在該市召開的泰州市推進醫養融合發展調研會上,泰州市民政、財政、衛計委、人社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參觀了大慶、康健2家護理院建設運營情況,連聲稱贊泰興“醫養融合”走在了泰州地區前列,并為泰州市“醫養融合”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板。 堅持專業化管理,促進養老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大慶護理院建成投入使用后,低償為入住的700多名老年人進行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及時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并為他們制定切實有效的養老、護理、治療方案。康健護理院堅持規范化護理,所有護理員均持證上崗,為患有老年慢性病,在家中養老或長期住院都不現實的老年人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據了解,目前入住該院40余名癱瘓在床老人中已有4-5人通過康復訓練能夠簡單下床行走。積極組織“醫養融合”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參加省、市組織的養老護理員培訓,今年以來共培訓人數180人次,其中初級90人,中級40人,高級15人,營養配餐師5人,養老機構負責人30人。同時,對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在護理崗位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補貼,2015年對符合條件的133名初、中級護理員養老護理員給予一次性補貼約9萬元,有效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泰興市“醫養融合”養老護理相關經驗做法還被省《老年周報》、《泰州日報》作專版報道。 據了解,至目前該市建成民營護理院2家,在建1家;以康復護理為主的民辦綜合醫院1家;衛生院托管敬老院1家,衛生院籌建養老院1家。具體是:大慶老人院和康健老人院分別建成大慶護理院和康健護理院;有醫療背景的個人建成的三泰醫院和新竹養老院(申辦中);公立非建制鎮衛生院1家,即天星衛生院托管濱江鎮敬老院。3家民營護理院經通過衛生部門批準設立,總床位563張,其中大慶護理院143張,康健護理院120張,新街護理院(三泰醫院)300張。(蘆志偉常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