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泰興-韓國、泰興-德國投資促進會在上海舉行。江蘇省泰興市委常委、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孫群帶領該市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黃橋工業園區、城東高新區、城區工業園區“一區四園”主要負責人同赴上海展開投資推介,參訪了上海韓國商會、德國工商總會上海辦事處及部分韓資、德資企業,并與近50家國際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促膝交心。 “這是泰興‘一區四園’首次抱團出擊,我們成功與有投資意向的韓商、德商進行了精準對接,建立了緊密聯系,也讓他們充分了解了泰興的產業優勢和服務優勢,提高了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孫群說。 借地招商求務實 在上海,群商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城市和園區接二連三地上演“借地招商”的“戲碼”。 “借到地并不等于招到商。”泰興市商務局局長劉新華表示,一方面,同一個城市的多個園區單獨招商,不僅造成了人力財力的巨大浪費,還會給客商帶來“散”、“亂”、“差”的不良印象。另一方面,不講實效地請來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一眾客商,往往并不能找到與各自地方產業結構相適應的項目線索,精心組織最后也許只是“走馬觀花”。 6月29日一早,泰興“一區四園”的負責人一起敲開了上海韓國商會的大門,不大的會議室里,6張簡易折疊桌圍成一圈,雙方落座。韓國商會會長鄭喜天介紹,這家成立于1993年,旨在促進中韓之間經濟、貿易、商務與投資的非營利組織,擁有核心會員企業1000余家,旗下設立了汽車零部件、機械業、石化、IT、電子業等十幾個細分行業委員會。 “精細化工是泰興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請多推介石化委員會的投資項目;黃橋工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好,請多推介汽車零部件委員會的投資項目;虹橋工業園正在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機械業委員會的好項目別忘了虹橋……”會談中,孫群直入主題。 鄭喜天當即安排各專業委員會理事和泰興各園區進行單獨交流,希望雙方今后能長期聯系,加強合作。 兩天行程,兩國商會,“抱團”讓劉新華這個“老招商”看到了效率。此番入滬,泰興市“一區四園”既沒有“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車輪招商”,也沒有“廣撒網,多撈魚”式的“遍地發帖”,在他們眼中,只有項目和實效。 精準對接產業 6月29日下午,代表團來到韓國最大化妝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公司位于上海嘉定的研發生產基地。進入廠房前,孫群一行被邀請在門前合影。僅僅過去了1個小時,工作人員就把洗印并裝幀好的照片贈予孫群留作紀念。 “韓國也好,德國也罷,兩國的企業都十分務實高效,產業特點也能和泰興實現無縫連接,這樣的項目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孫群表示。 與愛茉莉太平洋公司負責人鄭京沫的會談中,孫群的開場白同樣直抒胸臆:“特地看這家企業,一是因為泰興曾是全國知名的日化之鄉,擁有較好的日化產業基礎;二是泰興經濟開發區內正在建設日化產業園,非常希望愛茉莉能到泰興投資興業。” 在6月30日下午舉行的德商專場推介會上,代表團只邀請了一個德資項目做現場介紹。來自SLM Solution公司的Andreas Frahm先生用近一個小時,講清楚了什么是“激光金屬3D打印”。而在前一天的韓商推介會上,惟一做推薦的是來自釜山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企業負責人直截了當地表示,非常希望這樣的先進發電站落戶泰興。 “不僅要精準對接已有的優勢產業,更要瞄準和招引各自產業鏈中最尖端的技術和項目,進一步做優產業結構,這樣才能不虛此行。”孫群說。 讓項目落地開花 6月30日中午,代表團一行來到德國工商總會上海辦事處,該機構擁有2600多家會員企業,其中長三角地區會員數達1700余家。 “德商和其他國家的外商不同,比起看宣傳片,他們更愿意聽老鄉現身說法。”聽完商會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孫群刻意壓縮了自己介紹PPT的時間,臨時邀請在泰興工作、生活了10年的舒倫克金屬顏料(泰興)有限公司總經理托馬斯和大家分享切身感受。 之前代表團邀請在泰興落地的韓資企業家擔任翻譯拉近了與韓國友人的距離,面對德國駐上海副總領事BeiBert、漢堡駐上海辦事處代表Lars Anko和數十位德商代表,身為德商代表的托馬斯打開了話匣子,讓與會德商紛紛點贊。發言最后,托馬斯用德語說了兩句話:“在泰興任何企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政府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在座各位有任何赴泰興投資的問題,都可以問我。” 幾個月前就排定好的會議議程,卻因為一個建議臨陣“變卦”,備好的翻譯稿要刪,現成的幻燈片要減,原來的主持詞要改,時間只剩下兩個小時,除了讓托馬斯“喜出望外”,也讓隨行的會務人員“措手不及”。 “推介的目的是落地,盡管讓工作人員辛苦了不少,但一切流程最終都是為了項目落地服務,增加點工作量也值了。”孫群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