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興人民醫院召開了2014年度社會監督員座談會,20余名行風監督員及醫院相關科室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廣泛聽取了社會監督員們對醫院行風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強化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
座談會前,泰興人民醫院紀委副書記范輝利用短短幾分鐘時間,簡要回顧了2014年醫院行風效能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及取得的成績,并著重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拓寬教育培訓,提升人文素養”以及“開展品管圈活動”的進展情況,誠懇邀請監督員們挑毛病、提意見,一針見血,不留情面。
□通訊員 曹瑩 洪靜波
毛勇:
建議開通泰興醫學科普公眾平臺
“眼下,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有關養生保健、食品安全、生活常識之類的科普帖越來越多。這些信息,有的讓人耳目一新,也有的顛覆人們以往的認識。但是,如果當你針對其中的某些帖子,查詢相關權威資料及請教專家后,會發現其內容大多并不科學”。泰興資深媒體人毛勇首先接過話筒。
毛勇說,一次他在朋友圈看到關于“食物可以治療癌癥”的帖子,并且聽說周圍有人決定親身試一試,結果“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丟了性命。
毛勇建議該院開通有關醫學科普的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讓那些偽科學無處遁形。泰興人民醫院紀委副書記范輝接過話茬說:“毛臺長提的建議很好,我院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并且在今年10月中旬就注冊了‘泰興人民醫院微信公眾平臺’,經過這兩個月的技術調試,已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正式開通‘泰興人民醫院微信投訴平臺’,主要接受市民對醫院的投訴及建議。如果市民在就診過程中,對醫院的服務態度等方面有任何意見及建議,可以通過手機微信,第一時間通過現場拍照、在線語音和實時消息等方式將自己的訴求上傳至微信平臺。待我院微信平臺運行正常后,會在里面適時添加醫學科普的內容。”
王翔:
建議建立社區電子醫務平臺
“俗語說,病人氣多。假如病人從上午6:30來排隊一直排到9:30,結果排了3個小時隊,醫生看病才3分鐘,半途中再碰上幾個素質差的惡意插隊,氣就會更多。”泰興市委黨校副校長王翔說。
“醫院能不能將病人的診療程序作一個全面梳理,看一下究竟哪一段花費時間最長;醫院能不能將服務延伸至社區,病人不用到醫院排隊,直接通過社區衛生室的遠程電子醫務平臺進行預約。這樣既節約了病人的時間,又省去醫院扎堆就醫擁堵的麻煩。”
聽了王校長的發言,泰興人民醫院紀委副書記范輝說,醫院目前已經在CT室和核磁共振等病員相對扎堆的地方進行了試點。從元旦開始一些科室直接將需要檢查的單子派到CT室,由CT室直接通知患者,什么時候來拍片,什么時候來取片,省去了患者排隊的時間。至于何時建立社區遠程電子醫務平臺,我會將你們的建議整理匯編,并及時向院務會匯報。
莫輝生:
建議建立停車管控平臺
“人民醫院停車太難了,我相信很多開車到醫院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因為工作原因,我和人民醫院打交道比較多,基本上每周要去醫院報到,每次來醫院都要等很長時間才有停車位。”泰興市濟川街道辦司法所莫輝生說。
“據我估計人民醫院也有千余名醫務工作人員,按三分之一的員工開車上班,至少占去300多個車位。再加上來院看病、探視的車輛,數量更是多得驚人。醫院能不能像大城市那樣建立停車、探視管控平臺,實行‘單雙號’限停制度。”
范書記接過話筒檢討道:“這是2014年的遺留問題了,醫院停車難,患者苦惱,醫院也有苦衷。因為我院位于泰興市中心地段,沒有空間拓展,即使挖空心思在醫院里擴出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停車位,也無異于杯水車薪。為了盡可能方便群眾停車,我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規劃醫院院區出入口設置,聘請大量保安人員在醫院指揮車輛,疏導車輛到地下停車場,最大限度地發揮地下停車場的作用,在院內盡可能開辟空間當作停車位,醫院還勸說自己的職工,把車位讓給患者,但醫院停車難問題依然沒法解決,最近,我們將會拿出一個新的方案,力爭將停車難的困擾降到最低。”
座談會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取得了圓滿成功。泰興人民醫院紀委副書記范輝在總結講話中對監督員們給予醫院的支持、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表示醫院一定認真聽取、分析研究各位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力爭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醫院將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促進醫院行風建設再上新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