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寄南(泰興)
玫瑰多刺,月季也多剌,原來它們是一家子,與薔薇統為“薔薇園三美”。
以往都認為月季是外國來的,近讀資料方才清楚,月季在我國,從人工栽培算起,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有2000多年。漢武帝劉徹曾與其妃在御花園賞花,適逢薔薇蓓蕾初綻,漢武帝贊曰:“此花絕勝美人笑也。”
到了宋代,品種日漸豐富,而且開始用“月季花”一名。宋人楊萬里曾寫了一首詩,詩名就叫《月季花》,詩云:“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明人王象晉著有《群芳譜》,內載著名月季品種20多個。
中國月季盡管歷史悠久,但中國月季是否是世界月季惟一的故鄉難以定論。不過,中國月季對世界月季品種的形成與發展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確是舉世公認的。
有件事,堪為月季史上的佳話。
1780年,月季名品中國紅、中國粉、黃色茶香、緋紅等經印度運入歐洲。此時,正值英法兩國交戰,為保證上述月季安全由英國進人法國,雙方海軍竟同意短暫停火,由英國派船護送過英吉利海峽。從此,中國月季成了歐洲雜交育種最理想的母本。
中國月季實在是當之無愧的愛的使者,和平女神。你知道嗎?有一種由中國月季雜交而成的法國月季就被命名為“和平”。
1939年,一種淡黃色,邊呈嫩紅的月季新品種終于由法國人梅倫培育成功了。這時,德國法西斯的魔爪開始伸向法國,為了使該品種不毀于戰火,梅倫將其郵寄到10多個國家。1945年4月29日,在盟軍攻克柏林的日子里,這種以中國月季為母本,歷經坎坷的新品種被正式命名為“和平”,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永恒的勝利象征,表達了世界人民熱愛和平的共同心愿。
在花卉王國里,月季品種可謂多矣,世界有1萬多種,單中國就有1000多種。“紫霧”、“藍月亮”、“卡門”、“洛特”、“信徒”,還有幾乎占領世界各大花卉批發市場的“薩曼莎”。花色也極為豐富:紅、橙、黃、白、藍、紫、淡綠、咖啡,可謂應有盡有。但惟有那淡黃紅邊的和平一枝獨秀,艷壓群芳,總是出現在迎賓、歡慶的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