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代表與專家教授面對面對接洽談。 余長江 陸愛平 中國江蘇網10月23日訊 10月16日下午,泰興市舉辦了“百企百校(院所)”協同創新產學研合作洽談會。會上,135家參會企業代表,分別與到會的21家高校院所的50多名專家教授,進行了面對面對接洽談,洽談合作項目110多個,達成合作意向項目58個,取得了新突破。 政府搭建舞臺 “產學研”合作“唱戲” 江蘇萬華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夏益,在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教授房強接觸洽談后,房強對該公司的介電膜相關研究非常感興趣,并表示將為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提供基礎支撐。夏益透露,雖然此新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但由于介電膜可用來做吸波材料,企業生產出來的吸波材料具有“隱身衣”等功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由于企業科研條件及技術力量不具備,與研究所合作能解決企業人才和實驗室資源的不足。”夏益對此充滿信心。 “這只是政府搭臺,‘產學研’合作中的一例。”該市科技局副局長戴國廣介紹說。借第七屆中國銀杏節之機,該市舉辦了“百企百校(院所)”協同創新產學研合作洽談會。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江蘇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等21家高校院所的專家,發布科技成果信息100多項,書面發布94家高校院所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該市重點骨干企業技術需求104個。其目的就是讓企業生產單位與科技研發單位充分對接,互通有無。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產學研對接洽談活動,采取事先征集企業技術難題,再根據難題所屬的技術領域篩選和邀請本領域、本行業的專家教授,并初步配對,讓專家帶著答案來。洽談時,技術需求方和供給方直奔主題開展洽談,顯著提高了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有不少企業期望從高校院所獲取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為產品升級和企業提檔提供幫助。只要轉變理念,企業總會從類似的對接會上發現提升企業、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有用信息。目前,該市不少企業已嘗到了甜頭,今年銀杏節期間,不少企業還競相參加科技成果洽談會。 會上廣泛交流 會后對接落實 “我們愿意柔性掛職,共同研究解決不同顏色氧化亞銅的制作方法和片狀與球狀氧化銅的生產工藝。”洽談會后,四川大學袁教授專程到張橋鎮實地察看了江蘇泰禾金屬工業有限公司。“我們樂意與四川大學就氧化銅生產的有關技術難題的攻關開展深度合作。”泰禾金屬公司總經理張小琴自信地說,“如果能合作研發成功,將會極大地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與張小琴一樣興奮的,還有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賁偉東。鹿茸菇等珍稀食用菌如何實現現代工廠化生產技術集成與應用,這是賁偉東最為關心的。洽談會上,賁偉東將所需求的技術與南京農業大學產學研合作處處長鄭金偉、科長邵存林充分交流后,雙方都有意進一步合作。賁偉東高興地向記者透露,目前,雖然鹿茸菇等珍稀食用菌已研究出來,但在現代工廠化生產技術集成與應用方面還存在不小的難題。“如果能與南農大合作成功,我司生產能力將會在一期工程日產只有5至6噸的基礎上翻倍,上馬二期工程后,生產能力肯定能達到日產20噸。”賁偉東補充說。 至16日下午6時,135家參會企業的代表,分別與到會的21家高校院所的50多名專家教授對接洽談與交流,洽談合作項目110多個,共達成合作意向項目58個。 泰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葛斌向記者表示,今后一段時間,該市將做好銀杏節成果的鞏固和深化,把本屆銀杏節項目洽談和招商引資的成效,全面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成果。至發稿時,該市企業與院所在會上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已有近20個項目正在抓好對接落實中。 17日下午,記者前往該市科技局,就會上對接項目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采訪。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博士周小安與泰興湯臣壓克力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記者與周小安博士通電話時,周博士正在與江蘇圍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圍偉就產學研結合進行初步洽談之中。泰興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主任李燕補充說,李圍偉主要是與周小安博士談如何借用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人才和實驗室資源,來推進企業生產研發產品應用基地建設等問題。 協同喜結碩果 創新增添異彩 “協同創新結碩果添異彩。”戴國廣告訴記者,16日上午,在該市舉行的重大項目暨科技合作項目現場簽約儀式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天津大學、東南大學,與該市合作共建“上海交大慧谷科技園”、“中國航天技術轉移應用泰興中心”、“天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泰興分中心”、“東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泰興分中心”正式揭牌;上海交通大學產業集團、東南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還與泰興市人民政府、城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兆勝空調等單位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產學研合作協議。當日下午,該市還邀請武漢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健教授作了“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專題報告會,該市四套班子負責人、市級機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企業主要負責人等共342人參加了聆聽。 “協同創新的特點是參與各方擁有共同目標,具備內在動力,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資源平臺,進行多方位交流、多樣化協作。具有創新效率高、要素集聚密、成果轉化快的特點,是促進產品換代、企業提升、產業轉型的捷徑。”該市科技局局長李飛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將進一步拓展思路,創新方式,圍繞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努力健全高校院所與地方政府、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互惠共贏的合作機制,努力開創產學研對接工作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