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泰興市農機局組織該市農機推廣站有關技術人員,成立課題組,由局分管負責人帶隊,深入全市16個鄉鎮(街道),通過座談、走訪等方式,對全市秋季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廣泛聽取干部、群眾、機手的意見和建議。
課題組通過對泰興市秋季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水平不高情況的分析與思考,找到適合該地區的技術路線和關鍵措施,提出穩步推進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一是加大復式機試驗示范力度。目前采用的先旋耕還田后播種鎮壓的作業方式,屬分段作業,效率較低,應加大力度,重點試驗示范集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于一體的復式作業機。
二是農機與農藝要通力合作。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離不開農藝技術的支撐。因此,稻秸稈全量還田工作,不能簡單理解為農機部門的工作,而是整個大農業的工作,農機與農藝必須相互融合,通力合作。
三是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實行稻秸稈全量還田,對一家一戶來講,實施統一的技術規范,難度很大,操作起來困難也很大。因此,政府要加大土地流轉力度,不斷擴大農場、種田大戶的示范效應。
四是實施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泵站、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及時灌排,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五是加大補貼力度。實行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每畝約增加機械作業成本45元,因此政府應加大補貼力度。對作業機械進行專項購置補貼;對作業面積進行專項補貼。
六是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要穩步推進。實行水稻秸稈全量還田,確有一定風險。在具體工作上,不能急于求成,要穩步推進,要通過示范、輻射、引導,以點帶面,培植一個,成功一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