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些天接連的降雨讓市內的很多路段變得崎嶇難走,市民王先生向記者反映,泰興路由衛國道至真理道一段車道時寬時窄,道路兩側還保留著原始“黃土地”的樣子,晴天有車經過會揚塵,而雨天則會積水,車輛行駛困難。無獨有偶,在微信上也有網友反映登州路有400多米積了水,根本不能通行,而且登州路與程環道交口處還有不少井蓋破裂,已經發生了不少交通事故。
市民反映
泰興路兩側是土地
王先生說,他每天上下班都要從泰興路經過,可是令他很煩心的是從衛國道到真理道約500米長的道路兩側一直是黃土路,沙石碎磚到處都是。由于過往車輛較多,晴天經常揚塵,雨天路邊則會積水,道路泥濘不堪。“泰興路從衛國道到常州道這一側馬路比較寬,還好些,可是從常州道至真理道一段道路突然變窄,基本上是從雙向四車道突然縮窄為‘兩車道’,這樣行人只能在泥土地上行走,而自行車在路上與機動車爭路搶行,十分危險,且經常發生刮蹭。”王先生希望有關部門盡快現場調研,對道路進行修整,盡快消除揚塵污染源,為老百姓創造舒適便利的出行環境。
實地探訪
道路時寬時窄路面崎嶇
記者實地探訪,在泰興路與常州道交口附近看到,以常州道為界限,泰興路被劃分為兩個部分,由衛國道至常州道一段路面平整寬闊,路邊雖有黃土裸露,但路況較好;常州道至真理道一段路面狹窄,路面崎嶇。這兩天連續降雨,路邊的泥土地積水,形成泥濘帶,行走十分不便。王先生說,泰興路狹窄難行的問題已存在多年,他之前也曾向有關部門反映過,其后衛國道到真理道一段路中央倒是鋪上了柏油馬路,可路兩邊有大片空地,卻始終沒有進行整修,還是一片土地。“將這些空地利用起來,拓寬成柏油馬路,或者修建成便道,那就方便了!”王先生說道。
部門回應
規劃為主干路道路紅線寬度43米
調查中發現,泰興路屬于河北和河東兩區交界道路,因涉及周邊地區產權問題,一直未進行拓寬改造。昨日記者從本市規劃部門了解到,泰興路從衛國道至真理道一段按照規劃屬于主干路,道路紅線寬度43米。道路紅線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邊界線,有時也把確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條建筑線謂之紅線,即建筑紅線。它可與道路紅線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紅線之后,但絕不許超越道路紅線,在紅線內不允許建任何永久性建筑。顯然目前泰興路的實際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希望規劃和道路建設部門可以現場調研,主管部門盡快協調此事,讓泰興路真正暢通起來。
相關鏈接
登州路雨天出行兩腳泥
近日,有網友在微信上反映登州路被車碾軋得不成樣子,兩邊的路不一樣高,左右能差近10厘米,平時路上就多塵土,被雨水一澆,全變成泥。并且在登州道與程環道交口處,有七八個井蓋已經破裂,有的甚至凹到地下,形成小坑。網友希望有關部門能趕快修理一下。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網友所說的登州路與程環道交口,看到登州路向南延伸近400米的路段都是泥濘,泥厚大概五六厘米,行人想要通過肯定要踩一腳泥巴。在登州路與程環道交口處,則有七八個圓形的雨水井、污水井,由于來往車輛連續碾軋和道路本身有所塌陷,有的井蓋突出,有的井蓋下沉,有的井蓋斷裂,整條路顯得支離破碎。
為此,記者撥打了12315城市管理熱線,熱線值班長回復稱,這條路因為早年間其他地方施工造成下陷,加上登州路和程環道本身的排水管道細造成路面積水。由于現在登州路靠近衛國道的地方正在施工,不能重新鋪設排水設施,所以在下雨時排水部門會人工作業加強道路排水能力,待路面整體施工完畢后,會重新修建排水管道,屆時,登州路和程環道的路面積水和坑洼情況就會好轉。“至于井蓋破裂的問題,我們已經反饋給井蓋的產權部門天津城投集團管網公司,他們會前去調查修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