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盲人打乒乓球嗎
泰興3盲女出征省第九屆殘運會
乒乓球是國人最熱衷的體育項目之一,盲人打乒乓球被很多人認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泰興3位盲女不但打得很好,而且獲得了代表泰州參加全省第九屆殘運會的資格。昨天,她們出征了。
8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泰興市殘疾人托養中心。一位戴著眼罩的小姑娘站在桌后,她右手橫握沒有膠皮的球拍。對面一名老人是她的教練員,拿著同樣的球拍。
伴隨著師徒二人的揮拍動作,一只特殊的乒乓球,從球網下來回穿梭,同時發出“嘩啦啦”的聲音。不同的是,教練是用眼睛看球,而小姑娘是用耳朵聽球。雖然教練回球的方向越來越刁,但小姑娘總能應對自如,不時獲得教練的夸獎。
教練員名叫蔣蒙武,今年68歲,是一位乒乓球教練。蔣教練說,盲人打乒乓球是靠耳朵。球中的玄機是球內有4個小鐵珠,滾動時發出響聲,盲人就是靠聲音來辨別球的位置。這就要求選手必須有敏銳的聽覺,比賽現場要相對封閉和隔音。
除了乒乓球有玄機外,使用的球拍也很特別,它沒有膠面,僅是一塊木質硬板,這更利于和球撞擊時發出聲響。球桌上,兩側和往前60厘米的區域裝有擋條,擋條高于桌面1.5厘米。盲人揮拍擊球后,乒乓球是從網下通過。
為了備戰第九屆殘運會,蔣蒙武領著3名女盲人球員已在這里訓練了2個月。小姑娘名叫高梓函,今年15歲。雖然是3名運動員中最小的一位,但因為上過盲校、接受過盲人乒乓球訓練,所以她的球技最好。
蔣蒙武說,打好盲人乒乓球,首先需要靈敏的聽力,更需要好的運動步伐。日常生活中,盲人習慣于碎步移動,因此速度很慢。而在運動中,需要有彈性地移動,才能提高速度。為此他特意給盲人運動員訓練腳步移動。
經過2個月的訓練,3名球員的腳步都有所進步,因此球技獲得了提高。蔣蒙武說,另兩名球員分別是今年30歲的拜余霞和32歲的季新紅。雖然兩人年紀稍大,而且都有工作,但她倆訓練都十分刻苦,堅持每天讓家人送自己來訓練館。
“我們的目標是保二爭一!”蔣蒙武說,這3名球員組隊代表泰州將參加省第九屆殘運會,角逐單打和團體兩項金牌。
鏈接
盲人乒乓球被稱為“紳士”的比賽。開始比賽時,一方球手都會先提醒一句“發球”。另一方都會回應一聲“好的!”每次接發球都是如此,所以感覺特別“紳士”。參賽者都要統一戴上黑色眼罩,保證每個運動員都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
在盲人乒乓球活動中,盲人只有用心傾聽球的方向,及時調動肢體擊打乒乓球,才能完成此項活動,因此對盲人的聽力、反應能力和小腦協調具有整體提高的良好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