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掌中寶’,我們能隨時隨地查看相關展會信息,了解扶持政策,掌握外資企業設立等各種手續,真是太方便了。”昨天下午,江蘇環宇勞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洲在微信上輸入“泰興市商務局”并加關注后,興奮地瀏覽著網上信息。
服務群眾,往大處著眼,從細節做起。泰興市商務局局長劉新華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和能力,該局通過建立微信群、開通微博等手段,著力打造智能商務服務平臺,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相關審批信息及流程,真正讓微商務發揮大服務的功效。
微平臺,政策信息一網打盡
7月24日上午,泰興市商務局利用微信平臺發了一條關于組織發放外來投資者“一卡通”的通知。通過點擊《信息公告》欄目里的《公告通知》,記者輕松了解到這一最新政策,知道泰興支持外來投資的有關舉措。
“加入微信群之后,我們好比有了個‘口袋中的審批窗口’,一有涉及商務上的最新信息和變更政策,我們都能第一時間獲悉。即便下班回家,我們也可以就有關問題與工作人員網上互動聊天。”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朱娜告訴記者。
進入泰興商務局微信界面,《窗口服務》、《關聯部門》、《信息公告》等欄目映入眼簾。《窗口服務》提供外資企業新設、外資企業股權變更、外資企業增減資等事項所需材料;《關聯部門》既有商務局相關科室,也有環保、安監、工商、經信、發改等部門;《信息公告》內容更加豐富,涵蓋相關公告通知、扶持政策、展會信息,還鏈接了泰州市商務局官網。
“微信平臺更方便我們為企業服務,即使下班后也能與他們進行線上交流。另外,我們還有微信值班員負責日常管理,通過微信平臺接受企業預約辦理相關行政許可事項。”該局行政許可服務科秦駿介紹,前不久,他們在前期建立qq交流群的基礎上,創建“企業交流群”微信群,目前該市200多家外資企業中已有150多家加入。
小循環,商務審批一桿到底
在實際應用中,微信平臺的作用不僅限于信息提供,還成了泰興市商務局線上了解情況、線下上門服務的有力抓手。該局要求,微信平臺受理的群眾留言,凡涉及兩個以上承辦科室的,由首問科室負責,或科室之間協調好主辦科室,相關科室都必須積極配合。局紀檢監察人員定期收集微信上的群眾留言,對辦理不力或服務不到位的相關科室,在年度優秀科室評比中一票否決,并約談科室負責人。
對此,江蘇凱力克鈷業有限公司采購部部長何曉燕很有切身感受。近日,企業要辦理一堆審批事項,如進口貼息申報、加工貿易企業生產能力證明和企業年度經營狀況聯合申報,涉及該局外貿、外資和行政許可服務三個科室。于是,她在微信上發了留言求助,希望能得到相關幫助。
微信值班員發現后,及時將這一情況上報至局辦公室。7月22日,該商務局外貿科、外資科和行政許可服務科相關人員一起來到企業,將涉及企業的三項服務事項一次性現場解決或指導,避免了企業來回奔波。
像這樣的多個科室一起上門服務的案例,今年已有30多個,贏得了不少企業的贊譽。
大聯動,閉環服務一站到位
“現在真是太快了,沒想到幾天時間相關手續就辦好了。”7月23日下午,拿到企業注冊證書的羅伯特德華汽車零部件(泰興)有限公司負責人常文榮一臉興奮。前幾天,他在泰興市商務局微信上提交了注冊中德合資公司預約申請,原以為會很費時費力的設立流程竟在3天內辦結。
根據現有外資企業登記設立的相關法律規定,外資企業設立必須逐項報商務、工商部門受理、審批和備案。由于兩個部門執行不同的審查標準和要求,新設企業至少需要準備3套材料,其中報送材料均需按照不同要求和格式分別進行準備。由于材料多、要求不一,企業需要在兩個部門之間往返多次,過去各項手續辦結耗時近一個月。
“行政審批效率既反映一個地方的軟環境,又是地方形象的比拼擂臺。”劉新華說。為此,泰興市商務局聯合工商局推出“十統一聯合審批”新模式,將兩個部門的審核審批環節的材料合二為一,企業只需準備一套申請材料遞交兩個部門審查,合格后由兩個部門同時發放證照,外資企業登記設立時間由一個月縮短到3個工作日,最大限度地縮短了企業審批流程。
工商部門是商務審批的后置環節,最近,該局還在微信子欄目中加入前置環節涉及的安監、環保等部門,即“進入商務局微信,即可獲知前后環節所需的其他審批事項手續及材料”,真正打造閉環式服務。該局副書記蔡桂星介紹,借助微信平臺,前后鏈上的職能部門可聯合起來,對企業設立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相關手續、疑點問題進行集體指導、會診,使企業少走冤枉路,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