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江蘇頻道訊 “小郭,你們責任區(qū)共有多個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企業(yè)反映的發(fā)展難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目前,需要重點跟蹤服務的有多少家?有沒有什么困難?”面對一連串的提問,責任區(qū)干部郭劍不慌不忙地一一作答。
這是泰興工商局局長孔兵到蔣華分局現場督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一個場景。孔兵說:“第二批群眾路線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在老百姓家門口開展的活動,要解決好‘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就要真正貼近百姓,把情況摸清,把焦距對準!”
結合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商標法》的實施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政的深層推進,泰興工商部門采取電視知識競賽、集中授課、走訪解讀等形式,讓干部用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介紹改革新政,讓企業(yè)群眾感到親切、自然、易于接受,較好解決了民眾不關心、理解不全面、推進不深入的問題。
本著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的指導思想,泰興工商局黨組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結合“三解三促”和“大走訪”活動,常下、真下基層,盯住困難多、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地方攻堅克難,分組分層次走訪地方政府、基層干部、服務對象、廉政監(jiān)督員和行風評議員,堅持從“面對面”交流到“背靠背”打分再到“心貼心”融入。
據該局辦公室一負責人劉松嶺介紹,該局在前期走訪過程中,共整理出在服務經濟、監(jiān)管執(zhí)法、隊伍建設、勤政廉政等方面的問題和建議64個。在整理意見建議時,有多少條就反映多少條,不搞截留,尖銳的問題不回避,偏激的言辭不修飾,“原汁原味”地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對號入座、對準焦距、對癥下藥,積極整改,切實讓大家知其“病”、服“良藥”。
“黨員干部要干好工作,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得到群眾的信任,信任來自哪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群眾的需求立即解決。”孔兵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梳理群眾的意見建議,服務對象的迫切需求,堅持邊查邊改、即知即改,真正做到思想上有提高、作風上有轉變、工作上有改進。” (通訊員 余長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