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興市總工會又幫助珊瑚鎮成功簽訂了鑄造業工資集體協商協議。至此,泰興市工資集體協商已覆蓋 樂器、電器、紡織、制鞋、化工、鑄造等6 個行業的1697家企業,約12.1萬名職工獲益。 泰興市珊瑚鎮現有13家初具規模的鑄造企業,近400名職工。今年一季度,實現國稅開票6250多萬元,占全鎮的26.36%。經過對全鎮鑄造企業的基本情況、職工薪酬等情況為期兩個月的摸底調查,該鎮鑄造企業中推選出了企職雙方代表各5名召開協商會,就鑄造業職工工資增幅比例、最低工資標準等內容進行集體協商。珊瑚鎮工會副主席、工會方首席代表劉朝霞說,企職雙方進行激烈辯論,最終確定:全鎮鑄造企業造型工、后道工最低工資標準每月3000元,爐工3500元,人均工資水平增幅不低于10%,現場簽訂了行業性工資集體合同。 據泰興市總工會主席金愛萍介紹,從2月15日起,泰興市在全市范圍內啟動了工資集體協商“春季要約”行動。市總建立專門的工資集體協商指導隊伍,指導企業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行業性工資集體協議或單獨簽訂工資專項合同。并以提高普通職工、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收入和保障困難企業職工工資按時發放為重點,指導企業進一步明確工資協商內容,按照協商代表產生程序、要約程序、會議程序、審議通過程序、備案程序“五規范”標準,推動企業工資協商工作逐步進入規范化管理。 同時及時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帶動更多企業實行工資集體協商。 據調查,該市樂器、電器、紡織、制鞋、化工行業推行工資協商后,員工流失率分別下降了12%左右。 圣達銅業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元建說,企業根據“員工收入增加和企業效益提高同步,員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原則,對績效獎、超產獎、合理化建議獎、技術創新獎等進行平等協商。今年來,企業效益明顯增加,職工工資平均增長15%,月均收入達到4000多元,還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辦理團體人身、家庭財產保險等,并成立職工困難互濟會,職工的工作熱情得到極大地激發。企業先后被表彰為“省和諧勞動關系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先進企業”、“省模范職工之家”。(記者 徐軍霞 通訊員 葉余華 王再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