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興市分界、濱江等5個鎮創建“國家級生態鎮”工作接受驗收。受國家環保部委托,省環保廳組織考核組在查看創建現場、資料后,充分肯定該市分界鎮等5個鎮在組織領導、環;A設施建設和提升全民環保意識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突出重點快建環保基礎設施 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是生態創建重要的硬件條件,一票否決。自2010年起,該市每年市財政安排不少于1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環境基礎設施直接投入和獎補。 分界鎮、濱江鎮等5個鎮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鎮污水處理、垃圾中轉站等項目建設,促成一批環保基礎設施建成到位。至目前,濱江污水處理廠已正常運行,分界、珊瑚兩鎮污水處理設施已安裝到位,正在進水調試,廣陵、曲霞污水處理廠正在安裝設備,也將進水調試;5個鎮中濱江、分界、珊瑚、曲霞垃圾中轉站已正常運轉,廣陵鎮設備正在安裝,即將投入運轉。 打造亮點推進生態細胞工程 生態鎮、村創建是生態市創建的基礎、重要的細胞工程。在2009年之前,該市一個省級以上的生態鄉鎮都沒有。近年來,按照國家生態市創建2個80%的前置條件,逐年制定創建計劃,加大推進力度,做到成熟一個、申報一個、驗收通過一個,生態創建取得重大突破。 在創建國家級生態鎮中,該市注重結合各鄉鎮實際,發揮其優勢,著力形成各自創建特色。這次通過國家級生態鎮驗收的5個鎮中,曲霞鎮的印達村、廣陵鎮的普豐生態園等,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游覽;分界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高效規模農業,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控制農藥化肥對環境的污染,全鎮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達35777.28畝,占耕地面積的64%。 至目前,該市黃橋鎮等9個鄉鎮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其中5個獲得命名;14個鄉鎮創成省級生態鎮。7個村通過國家級生態村驗收,27個村創成省級生態村,250多個村創成泰州市級生態村,全市泰州市級以上生態村創建比例達80%以上,生態文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攻克難點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為解決影響區域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該市強力推進各類環保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排污行為。關停整治違規企業,做到不存在“十五小”、“新六小”等國家明令禁止的污染企業;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對畜禽排泄物進行資源化循環利用,積極申報建設沼氣池等工程,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率達80%以上。 改善農村環境,是生態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鄉鎮在鞏固“六清六建”、“三清一綠”成果的基礎上,加大村莊“八亂”整治力度,認真落實“五位一體”管護責任,積極開展康居示范鄉村創建活動。僅2013年,該市參與環境整治的行政村就達205個,自然莊臺1700個,達到或創成三星級康居示范村的行政村18個,新增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8臺(套),村莊環境面貌大為改觀。(泰興市文明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