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9日訊 (記者韓菁 通訊員戴海波 張衛華) 今年來,泰興市通過加強隊伍建設、搭建平臺、建立機制等舉措,積極為三農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優化三農發展法律“軟環境”。 組建專業法律服務隊伍 組織以律師、基層法律服務為主,公證、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制宣傳等各方資源參加的“三農”法律服務隊伍,挑選精通《民商法》、《土地管理法》、《物權法》、《合同法》的30名法律服務執業人員成立服務三農專家庫,結合“法潤江蘇春風行動”,深入農村開展“送法入村”活動,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律培訓,解答法律咨詢,受理法律援助等。 打造高效綜合服務平臺 目前,該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已投入運行,部分鄉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也陸續組建運行,幫助三農解決勞務糾紛、債務糾紛。各鄉鎮依托“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以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主的法律服務各條線資源,以本鎮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安排部分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所就園區重點投產三農項目開展“一對一”結對服務,打造高效綜合服務平臺。 建立風險防范和糾紛化解機制 組織專家庫成員深入農村,針對三農經營中的各類事項,包括融資問題、合同管理、安全生產以及農合作社的設立管理等,分類進行法律體檢,就經營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予以風險提示,先后出具風險提示告知書、法律意見書等49份;規范基層調解組織工作,指導他們就用工、擔保、融資等領域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村“五保”對象和主張支付勞動報酬或工傷損害賠償的農民工等免于經濟狀況審查,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費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