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路上先拍照再扶人的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肖國華成了“名人”。其實,低調(diào)憨厚的他一直在做好事——10多年,他為老人義務(wù)拍照
記者 楊照民 通 訊 員 田宇平 “老肖,你做好事都上報紙了。”2月12日,泰興市機關(guān)事務(wù)管理局工作人員肖國華一進辦公室,就收到不少同事的祝賀。 2月10日中午,肖國華在路上發(fā)現(xiàn)一女子騎車摔倒在地,無法動彈。肖國華做出了一個“機智又無奈”的選擇,他先用手機將現(xiàn)場拍攝了下來,然后上前幫扶女子。此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迅速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該局辦公室主任周曉東介紹,這位平日低調(diào)憨厚的同事,一直是個熱心人,他已義務(wù)為不熟悉的老人拍照十多年。“堅持做好事這么多年,而且啥也不圖,真不簡單,現(xiàn)在他已成我們單位學(xué)習(xí)的榜樣了。”周曉東夸贊說。 一次經(jīng)歷觸發(fā)拍照念頭 肖國華今年60歲,在泰興市機關(guān)事務(wù)管理局工作。記者來到他辦公室時,他正有些發(fā)愁,“最近要求采訪的媒體不少,連中央電視臺都打電話過來了。你說我又沒做多大的事兒,哪經(jīng)得住這個架勢?” 老肖說,給老年人拍照,緣于2003年的一次經(jīng)歷。有一天,他帶小孫女去家附近的公園玩,隨手帶了個相機,以便給孫女拍照。拍照時,一些老年人湊了過來,“這張不丑”,“那張好看”,大家七嘴八舌。有幾位老年人說,他們已有十多年都沒拍過照片了。聽到這話,肖國華感到有些心酸,主動幫他們拍了照片,并到附近的照相館沖洗好,送到這些老人手上。老人們開心得不得了,有的還把照片揣在兜里,時常到人前“曬曬”。 這件事讓肖國華很受觸動。“現(xiàn)在,給孩子拍照的人很多,但為老年人拍照的卻很少,有的老人一輩子也拍不了幾張照片,去世后甚至都找不到一張好照片。”肖國華說。從那以后,肖國華沒事就到公園里幫老年人拍照片,最多時一天拍200多張。 洗好照片主動送上門 拍照時,肖國華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不讓他們失望。有一次,他帶的數(shù)碼相機電耗光了,可是一位老大姐還沒拍到,“哎,我都幾十年沒拍過照片了。”肖國華趕緊和大姐約定,下周六早上在原地等她,一定給她拍。拍照那天,肖國華開的汽車停在路邊,不知被誰給撞了,不過看到大姐喜笑顏開的樣子,他覺得值了。 為讓被拍的老人看起來更精神,肖國華動了不少腦筋。一次,他在公園里遇到個老人,形象不錯,但右腿殘缺。肖國華讓老人扔掉拐杖,坐到電瓶車上。“以前我從不敢拍全身照,這照片,拍得好。”老人很開心。 拍好的照片,肖國華會自掏腰包沖洗,再送給那些老人。通常他都會留下老人家里的電話號碼,照片沖洗好了,就打電話送上門。這些年肖國華沖洗照片,每年花費都好幾千元。 “其他人送洗的照片,拍的都是帥哥美女,他拍的都是老頭老太。”照相館工作人員劉榮起初覺得這位老主顧有些“怪”,后來了解了事情原委,他直豎大拇指。 被拍老人送小青菜感恩 每次拿到照片,老年人們只顧著開心,時常連謝謝都忘了說。肖國華并不在意,“其實他們心里都還是很惦記我的。” 一件事讓老肖印象深刻。一次他去菜場買菜,遇上一位老太太。 “你在公園里給我拍過照的,記得不?來,這是我剛買的小青菜,新鮮著呢,你帶回家嘗嘗。”老太太邊說邊把小青菜往他手里塞。 泰興仁和樓飯店有個打掃衛(wèi)生的老年人,肖國華給他拍過照。每次看見肖國華來,他就趕緊把門前停放的車輛順得好好的,騰出車位,這讓肖國華頗為感動。 還有一次,一個老太到公園里找到他,從口袋里摸出七八粒糖果,“你老給我們拍照,也沒什么東西好感謝的,帶點糖果給你吃。”提及此事,年已花甲的肖國華一下就樂了,“我?guī)椭怂麄,他們也帶給我很多歡樂。” 記者手記 別讓愛只是等待 采訪肖國華,除了對這樣的好人心生敬意,還有一種別樣的感慨。 現(xiàn)在給孩子拍照的人很多,相比之下,給老年人拍照的就少多了,有的老年人去世后,都找不著一張好照片。這個社會現(xiàn)象,應(yīng)該引起我們對于親情的反思。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像是被綁在一架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上,為了工作、為了生活,我們有太多的理由不回家,有太多的借口不能陪伴父母。 央視播過一則公益廣告《媽媽的等待》,里邊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別愛得太遲,;丶铱纯。別讓愛只是等待,從今天開始,啟動內(nèi)心深處的關(guān)于親情的記憶閥門,減少無謂的應(yīng)酬,把工作之余的時光多分攤給年邁的父母,給他們拍拍照,陪他們聊聊天。 別讓愛只是等待,還需要給肖國華這樣的好心人多些點贊,大聲說一聲謝謝。有了這樣的好心人做表率,我們才會對親情體察得更加真切、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