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制度建設。下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村級收支預決算、農村集體資產臺賬管理、資產評估、資源登記等配套制度。制定村級非生產性支出監督管理意見,對村級干部報酬、招待費、村組用工、捐助贊助、報刊訂閱等進行分類規范。將“三資”管理工作列入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對違紀違規責任追究作出具體規定。 抓監督管理。建立民主監管約束機制,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先理財、后審批、再入賬”的村級集體財務工作流程,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落實“三資”管理網絡監管責任,強化對村居“三資”的實時監管。建立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實行“兩年一輪審”,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 抓資產營運。全面開展“三資”清理,建立臺賬,實行市鄉聯網管理,村級集體資產資源一律由鄉鎮、街道農經服務中心統一管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發包。通過租賃或合股經營等多種形式強化資產營運,增加集體收入。加快發展村級增收項目,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和產權制度改革,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 邰黨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