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泰州泰興市人社局積極創新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舉措,著力建立起服務促動、創業拉動、見習帶動的聯動機制,有效化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今年以來,該市已組織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337人,為1589名未就業大學生建立數據檔案,已有1120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帶動就業3600多人,大學生在創業園內創辦企業37家。 服務促動,打造就業“樂土” “都說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年,7月份剛畢業那會兒,心里也非常擔憂。8月份到人才市場辦理報到證手續時,工作人員根據我的專業及家庭地址,把我推薦到家附近的醫藥企業,并幫我聯系了公司的人事主管,沒想到當天就獲得面試機會。”泰興市七圩鎮大學生沈皓在談及自己找工作的經歷時,感慨萬千。今年剛畢業的他,如今已是公司產品研發部的一員,單位離家很近,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對此他十分滿意。 沈皓是泰興市“人崗匹配推薦”工作法的受益者之一。該市人才市場為最大程度滿足大學生求職者的就業需求,創新應用“人崗匹配推薦”工作法,建立起求職者、用工企業兩套數據庫,根據求職者的專業、家庭地址、特長、就業需求等“關鍵詞”,在用工企業數據庫內進行搜索查詢,篩選出合適的崗位信息,并將篩選出的崗位信息打印出來,免費發放給求職大學生,大大提升人崗匹配效率。 為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就業的良好氛圍,該市人才市場在服務大廳醒目位置,設立大學生就業服務專窗,為大學生提供求職登記、信息查詢、職業指導、素質測評等“一條龍”服務。人才市場還設有“就業指導工作室”,由就業指導專家對需要幫助的大學生進行“一對一”求職指導。 創業拉動,挖掘就業“潛力” 大學生創業不僅能給自己“找飯碗”,還能給別人“造飯碗”,具有帶動就業的無限潛力。為彌補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的劣勢,該市人社局組織成立“創業明星志愿團”,由創業成功者對創業見習學員實行傳、幫、帶,通過創業成功者對創業見習學員手拉手、面對面的指導和幫扶,極大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并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充分享受樂趣,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因此大大提高。“在我市萬通物流、鼓樓購物中心、鑫都小商品市場等單位參加創業見習的268名大學生中,自主創業成功率達95%。”該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葛志兵介紹。 泰興市大學生創業園,是大學生創業的樂園。今年,該創業園獲評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園區已建成孵化標房9幢和科技綜合孵化大樓,大樓內設電訊網絡、商務會議中心、科技展示交易大廳、科技報告廳、職工餐廳等公用設施,擁有180個孵化單元,可為不同類型的創業企業提供50至300平方米的孵化空間和研發基地。“為了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最貼心的關懷,我們幫助入孵企業代裝電話,代辦駕駛證、居住證等各種證件,并配備翻譯、秘書、保安等,省去大學生們很多麻煩,讓他們能專心創業。”葛志兵說,該市還聯手全國著名創業投資真格基金會,為園區企業提供35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 見習帶動,搭建就業“跳板” 就業見習是大學生提升工作技能、增加實踐經驗的有效途徑,也是順利實現就業的最佳“跳板”。在見習基地的選擇上,該市嚴格執行見習基地建設標準,以企業是否能配備優質的見習指導幫帶教師為重要評判標準,把好師資關口,確保見習質量。該市注重挖掘優秀企業見習基地,鼓勵規模大、知名度高的當地企業吸納見習學生,如該市濟川藥業、新浦化工、中丹集團、宏大特鋼、兆勝空調、一建公司等,都是大學生就業見習的響亮名片,每年都能穩定提供500個以上見習崗位。 “在其他地方,就業見習只是正式就業的預備,并不代表最終就業。但在我市,就業見習留用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這樣的結果相當不容易。”葛志兵介紹,該市要求各見習基地優先錄用、充分錄用在本基地見習合格的人員,錄用比例不得低于80%,對招用見習人員達不到保底數量、帶教培訓質量差的見習基地,將嚴格要求其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取消其見習基地資格。該市每年還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獎勵組織見習工作優秀的企業,從而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張 佳 凌 凱 朱敏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