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泰興市河失鎮水利站站長姚繼清一行來到西蕩村,察看天星港河道整治現場,并入戶走訪,征求群眾對水利站工作的意見、建議。 今年初,河失水利站啟動實施“大走訪”活動,全站工作人員下基層知實情、辦實事,了解群眾需求,收集水利熱點難點問題51件,目前已有43件成功解決。 “開展大走訪活動,旨在深入了解民生水利工程實施效果,進一步提高民生水利建設的知曉度、滿意度和支持度。”姚繼清說,今年以來,該站圍繞打造“民生水利、生態水利、科學水利、和諧水利、環保水利”目標,在優化水環境,提高用水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 3萬余群眾受益飲水安全工程 打開水龍頭,清清的自來水嘩嘩流出。“我們也喝上了又清又甜的‘放心水’啦!”河失鎮河頭居委會村民王建全臉上溢滿興奮之情。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切實保障老百姓的飲水安全,讓他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刻不容緩,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姚繼清說,近年來,該站高度重視飲水安全工作,堅持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頭等大事來抓。 據了解,河失水利站轄區的自來水管網大多鋪設于上世紀90年代,有的還是水泥管,由于年久老化出現部分滲漏,不僅白白浪費水資源,還導致水壓下降、水中夾雜泥沙等問題。去年,該鎮共投入500多萬元,對轄區河頭、元仙等20多個自然村累計32余公里的自來水主管道進行改造,將原來的水泥管、PVC管更換為PE管,大大改善了供水環境,受益群眾達3萬余人。 為保障學校師生飲水安全,本月初,該鎮又投入70萬元,對河失初級中學、常周中學自來水管道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本月底將結束。 “明年起,轄區自來水管網更新將統一使用球墨鑄鐵管。”姚繼清介紹,這種高強度鑄鐵材料,其綜合性能接近于鋼,但又比鋼管的柔韌性更好,因此斷裂的可能性更小,且管壁不會生銹,更能夠確保水質安全。 近3年水利工程投入4000萬 本月以來,河失鎮印蕩村、西蕩村10座農田泵站改造工程正在進行施工前準備,該項目總投資700萬元,不久將開始實施。 據了解,印蕩村、西蕩村的這10座泵站都建于上世紀70年代,年久老化,灌溉效率較低。“改造后,轄區5000畝農田的每次灌溉時間將縮短9小時。”西蕩村泵站管理員管文福介紹。 通過持續加大上爭水利項目力度,近3年來,河失水利站累計爭取到國家投入400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水環境綜合整治、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河道管護等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 姚繼清介紹,今年該鎮水利工程建設投入已達1200多萬元,共改造泵站18座,新建橋梁10座,涵洞15座,襯渠16000米,完成了沈洋中溝北段1公里的疏浚和整坡任務。 在河失鎮印蕩村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工地,施工人員正在忙碌。說到項目建成后的好處,一位村民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后田間灌溉統一由村里安排,方便省事多了。” 據了解,今年以來,河失鎮已開工農田水利工程3處,主要建設小農水重點縣工程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河道治理工程等3項重點工程。今冬明春,河失鎮計劃開工各類農田水利工程5項,總投資1500多萬元。 “今年我們圓滿完成2012年申報批準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已交付使用,2013年總投資近600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已進入施工期。”姚繼清透露,目前該站正規劃申報2014年千萬元國家級項目一個以及省級投資500萬元左右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一個。 河道管護實行“河長制” 早上8點,河失鎮干河管護員黃成便會來到焦土港巡查,組織人員打撈河道內漂浮物和水生植物,整治河坡及修補樹木。 為切實加強河道管理,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和河道生態環境面貌,去年底,河失鎮水利站建立了以“河長制”責任包干為核心的河道管理新制度,將河流監管責任到人,實行分級管理、分段包干、一河一長的工作機制,對轄區4條共計47公里的河道進行“河長制”管理。 記者在如泰運河河失段南洋大橋看到,河道管護公示牌已豎立。“‘河長’的姓名、責任部門、管護人員、監督電話都在這塊公示牌上,只要你發現身邊河流水質有問題,撥打一個電話很快就能找到相關責任人。”河失鎮水利站副站長吳防震介紹,該鎮制作了16塊“河長公示牌”安置在如泰運河、新曲河、天星港、焦土港等境內主要河流醒目位置。 據介紹,“河長”的主要職責是:督促建立河道管護隊伍和管護制度,協調落實河道維修養護經費;組織實施河道疏浚和環境治理;檢查河道工程維護、水域岸線資源管理,協調河道管理范圍確權劃界;依法組織查處各類侵害河道的違法行為。目前,河失鎮的4條水系干流河段,已分別安排3名河長。 “推行河長制,讓責任更明確,調動了各條河道沿線村居創建干凈河道、維護水環境的積極性,河道水體質量明顯提升。”吳防震說,目前“河長制”這一模式,正在河失鎮全面推開。●唐春成 申富山 曹 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