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田宇平 陸慧馨 記者 朱敏麗)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大、返鄉不便,農村黨員隊伍后繼乏人現象,泰興市曲霞鎮黨委念好“選、引、育、管”四字訣,加強農民工發展黨員工作。近年來,全鎮共發展農民工黨員12名。 尊重民意“選”,健全民主推薦機制。春節前后,以村為單位,組織對外出農民工調查摸底,建立農民工信息庫,并實行動態管理;組織黨員群眾、群團組織集中推優,將那些思想素質好、發展能力強、社會影響大的農民工推薦出來;村黨組織審核把關,研究確定培養對象,讓優秀農民工能夠脫穎而出。 因勢利導“引”,健全思想引導機制。村黨組織加強與培養對象的聯系溝通,引導培養對象學習黨史、黨章、黨的方針政策,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勉勵培養對象為他鄉作貢獻,為家鄉添光彩,黨員具備條件的回鄉創業;幫助培養對象解決家庭實際困難,免除后顧之憂,引導培養對象積極要求進步,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遞交入黨志愿書。對工作單位長期相對固定的,按要求向流入地黨組織推薦。 堅持標準“育”,健全教育培養機制。建立集中培訓機制,利用節假日,適時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班;建立結對聯系機制,明確分工鎮干、村黨組織負責人、大學生村官、黨員骨干等作為培養聯系人,加強對優秀農民工的教育培養;建立雙向培養機制,向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發放培養對象活動證、鑒定表,向預備黨員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主動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做到培養對象流動到哪里,教育培養就跟蹤到哪里。 嚴格程序“管”,健全組織考察機制。拓展“公示關”,在村黨組織公示的基礎上,函告流入地黨組織,征求流入地黨組織的意見,委托異地公示,接受流出、流入兩地監督;嚴格“預審關”,支部大會討論前,提前介入審查,保證黨員發展質量較高、程序較規范;創新“談話關”,為方便農民工,相關會議和活動盡可能安排在農民工返鄉期間,特殊情況,靈活采用信函、電話、視頻等方式進行,待其返鄉完善相關手續后,存入本人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