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亞斌 通訊員 徐界平)“我把二維碼印在名片上,只要手機輕松一掃,就能看到‘豬五寶’的介紹和我的個人信息。”創意面前,泰興市黃橋鎮怪味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良扣笑稱自己是“黃橋第一個會玩二維碼的鹵菜店老板”。而在廠子員工和附近村民的眼中,王良扣還有另一個“第一”——第一個鹵出“黃橋豬五寶”的人。 提起“豬四寶”,久居黃橋的居民想必并不陌生。這道發源于黃橋鎮劉陳地區的百年鹵味,具有補虛、滋陰、養血、潤燥的功效,雖早已成為當地居民餐桌上的主角,卻一直未能打開外地市場。5年前,王良扣在傳統“豬四寶”基礎上鹵出 “豬五寶”,并于今年9月正式獲批了“豬五寶”商標,看似簡單的加法背后,卻幫助這道黃橋名吃成功走出泰興,走向全國。 巧做“4+1” “拱”到食客“麻筋” “‘豬五寶’的名氣是‘拱’出來的,這一拱正好拱到了食客們的‘麻筋’!”王良扣說。 王良扣口中的“拱”,指的是豬的“拱嘴兒”,其實就是豬的嘴唇。“老人們常講,經;顒拥娜獠藕贸,嘴唇吃起來肥而不膩,其實是整頭豬身上最好的肉,也正是這個‘拱’字引得食客們趨之若鶩。”王良扣說。 “一頭豬一般只能取三兩豬拱嘴兒肉,這就相當于吃鴨只吃鴨舌一般珍貴。”王良扣告訴記者,傳統的“豬四寶”之一“豬頭肉”中,一般同時混有豬拱嘴兒、眼膛肉等多個部位,市場價至多20元一斤,如今只鹵拱嘴兒,品質提高了,價錢也提高到每斤50元。 傳統的“劉陳豬四寶”包括鹵制的豬頭肉、豬尾巴、豬舌頭和豬耳朵,“豬五寶”選料更加精細,將豬頭肉改為單純的鹵拱嘴兒,并添了豬蹄一寶。“長久以來,‘豬四寶’一直以又香又糯、肥而不膩聞名,能達到這種口感的原料,除了豬頭上的四寶,還有一個豬蹄,于是我們就決定將豬蹄列為第五寶。”王良扣介紹。 沒想到的是,正是這道豬蹄成了“豬五寶”叩開外地市場的敲門磚。“東北、華北、浙江等地顧客尤其鐘愛豬蹄,嘗了豬蹄,咱就不愁他不把五寶吃個遍。”王良扣說。 “五寶”融四味 嘗遍“川、徽、淮、滬” 常吃鹵菜的市民大多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大大小小的鹵菜店里,豬頭肉、豬耳朵、豬尾巴等菜吃起來通常都是一個味兒,應該是同一鍋鹵湯“煨”出來的。 “我們把‘豬五寶’裝在一起賣,要都是一個味兒,外地的顧客怕是不會買賬。”王良扣說,“豬五寶”中的每一寶都有不同的風味,體現不同的特色,味蕾上層次分明的記憶,正是產品持續熱銷的奧秘。 王良扣的妻子告訴記者,辦廠之前王良扣開過鹵菜店,為了學好手藝,他先后共拜過四位師傅。巧的是,這四位師傅分別來自四川、安徽、揚州和上海,讓王良扣能夠博采眾長,兼顧四味。 記者現場打開一箱“黃橋豬五寶”禮盒,其中既有川香的泡椒豬尾,也有徽派的五香豬蹄。若你想嘗一嘗傳統的淮揚口味,不妨試一試鹵香的豬拱嘴兒和鹽水豬舌。要是你喜好海派風味,禮盒里還有香糟風味的豬耳等你品嘗。 為了更好地迎合外地市場,王良扣還給土生土長的豬頭肉、豬尾、豬舌、豬耳、豬腳換上了“洋氣”的新名字,搖身一變成了“饞嘴八戒”、“望君節節高”、“醬香口條”、“千層脆耳”和“鴻運豬蹄”。 “別小看這些名字,它們可是我和四位師傅商量了一個禮拜才定下來的,如今看來市場反映很不錯!”王良扣說。 養豬搞“外包” “鏈”動農戶增收 隨著“豬五寶”品牌的打響,王良扣的廠子里每天的生豬需求量達到200多頭。豬從哪兒來?一時間成了困擾他的頭號難題。 “我也曾想過從浙江、山東等地收豬,但收來的豬肉質量難免良莠不齊。”王良扣介紹,三年前,他開始嘗試把養豬業務“外包”給黃橋當地農戶,如今已經帶動了60多戶農戶一起發起“豬財”。 一位替王良扣養豬的村民告訴記者,“外包”養豬從豬崽到飼料全部由怪味鮮公司免費提供,并由公司按市場價統一收購,公司還會派專人定期指導養殖技術和防病防疫。遇上生豬行情不好的年份,王良扣還會給農戶制定最低保護價,去年一頭豬的保護價為220元,今年已經漲到了250元。 “這樣一條品質有保證的上游供應鏈,不僅確保了生豬供應量的穩定,更確保了生豬原料質量的安全,成了‘豬五寶’產品進入大城市、大超市的一把金鑰匙。”王良扣說。 如今,“黃橋豬五寶”共開發出6種不同規格的包裝,產品遠銷到東北、上海、浙江、四川、海南等地,并且直接擺上了樂天瑪特、世紀聯華、大潤發等大型超市的貨柜,年產值達到700多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