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訊(記者韓菁 通訊員周輝峰) 一座城市把握新時代脈搏的決策和行動,取決于這座城市的責任與擔當。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前所未有的戰略位置,面對中國日益加劇的環境壓力,泰興市委、市政府毅然將環保的責任攬入胸懷。 在科學發展的陽光大道上,泰興市環保局以改善民生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為己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他們的肩頭,左肩是保護環境的責任,右肩是保障發展的使命。為了藍天碧水的泰興夢,泰興環保人一直在努力。 執法監管篇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泰興環保的決心擲地有聲: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科學管理手段,抓好治污減排的監管和執法。 完善體系建設,污染減排取得新進展。向結構減排要空間,提高項目準入門檻,2012年勸退、否決3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總投資近億元;向工程減排要能力,大力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大氣污染減排工程2個;向管理減排要效益,一次性投入8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推行BOT運營模式,對49家重點污染企業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 開展執法整治,環境質量有了新改善。除日常監察外,不定期組織專項檢查,在重點污染源安裝自動監控裝置,敏感區域安裝實時影像傳輸監控裝置,發現異常立即作出反應。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綜合運用行政處罰、限期治理、掛牌督辦等手段,2012年共立案查處90家企業;推進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對4家經濟效益差、環境污染大的老大難企業實施關停;對開發區3家企業實施水環境“封閉式”改造,僅保留送污水處理廠的接管口;抓好輻射、危廢、重金屬、大氣污染防治、開展整治沿江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環境隱患專項行動、完成POPs情況調查和全市鍋爐粉塵污染情況調查、完善機動車尾氣檢測及標志牌發放管理,加強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并適時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促使企業更加自覺地規范環境行為。 加大投入力度,監管水平得到新提升。在四市三區率先完成國控企業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系列環境空氣監測儀器安裝到位,成功開發空氣和廢氣12個新檢測項目,環境監測站先后通過國家認可委和省監測中心的評審核查;加強環境應急能力建設,2012年9月27日,環保部與省政府選定市經濟開發區,成功舉辦了“長安一號”沿江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綜合演練,泰興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得到了專家的一直好評。 讓城市與自然相融,讓發展與生態平衡,泰興環保人監管與執法并重,一路披荊斬棘,讓泰興的天空回歸了自然本色。2012年,泰興水質達標率90%,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良好以上天數超過90%,全年環境質量指數達91.0。 服務發展篇 著眼于泰興經濟社會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保護環境和保障發展的兩難中,泰興環保人尋求雙贏的可能。他們深知“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深刻內涵,精心打造“綠色通道、效能環保”服務品牌。 堅持服務優先,不斷加強作風和效能建設。積極開展“五進五送”活動,真心實意為園區、企業、群眾排憂解難,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互促共贏。局領導班子帶領職能科室負責人進園區、進鄉鎮、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為他們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務、送溫暖,開展“零距離”、“面對面”集中服務活動。將“一線工作法”前移,進一步改進服務方式,完善重點項目快速審批綠色通道,落實專人提供“保姆式”服務。對企業環保手續辦理、日常環境管理現場指導,積極幫助存在治理污染困難的企業尋求新工藝、新技術。“一線工作法”先后被求是網、《江蘇法制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完善信訪機制,切實做好環境矛盾調處。大力開展“三清一創”、“四項排查”工作,共排查出26件重點環境信訪,所有問題全部結案化解到位。密切關注泰興網、羌溪論壇等網絡媒體,收集網絡輿情并及時做好疏導、化解工作。泰興市未因信訪問題被省環保廳約談。 發展循環經濟,全力打造環保產業。派專人進駐城東工業園,及時提供政策技術支持,幫助園區成功創成省級環保科技產業園,致力在城東園區與主城區結合部打造3-5公里高科技低碳環保綠色建筑示范區,目前已落戶環保企業43家,年產值近33億元。 生態創建篇 生態建設決定一座城市命運、主導城市文明進程。泰興市環保局緊扣“完善城市功能、優化人居環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主題,國家環保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步履堅定。 全民創建,輿論先行。為讓環保的種子在全市人民心中生根發芽,在主流媒體啟動了高密度創建宣傳,常年開辟專欄,走進《行風熱線》直播間,形成了廣播有聲音、報紙有文字、電視有圖像的立體宣傳格局。環保講座、文藝演出、環保征文、廣場環保知識答疑、創模成果圖片巡展、發送環保公益短信等活動精彩紛呈,在泰興城鄉形成了雙創工作的濃烈氛圍。 夯實基礎,積極開展特色生態創建。組建4個創建國家生態市業務指導小組,到鄉鎮現場辦公,強化指導。邀請國家環保部和泰州環保局專家授課,對鎮、村干部進行培訓。全市16個鄉鎮已全部創成泰州市級生態鄉鎮,7個鎮已成功創成省級生態鎮,7國家級生態鎮、4個國家級生態村已先后通過了驗收。 分類指導,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日處理能力350噸生活垃圾焚燒供熱項目已調試運行;全市十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正穩步推進;城區及鄉鎮6個垃圾中轉站已基本建成,其他7個鄉鎮垃圾中轉站正在報批相關手續, 放大亮點,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集鎮重點開展以“四增”“八亂”為重點的環境專項整治。農村堅持點線面結合,整村連片推進,重點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督促鎮、村認真貫徹落實“四位一體”管理辦法,將村莊“垃圾清理、路道養護、河道管護、綠化管理”四項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實施長效管理。 歷盡天華成此景。辛勤的付出獲得了令人欣喜的回報,省環保執法先進集體、省環境應急管理先進集體、省依法行政示范點、泰州市整治企業排污先進市、市人民滿意機關等一系列榮譽接踵而至。 美麗中國、天下泰興,這是泰興環保人對社會的責任。綠色城市、生態家園,這是泰興環保人對百萬人民的承諾。在加快實現“三個共創”、爭當蘇中“三個排頭兵”的新征程中,泰興環保人壯志在胸、砥礪奮進,豪情書寫著藍天碧水的泰興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