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江蘇泰興市緊緊圍繞經濟轉型發展、特色發展大局,堅持在優化作風中提升效能,在加強履職中服務發展,積極推進商標戰略,使泰興品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 強化品牌發展意識。以媒體宣傳、開設專欄、廣場咨詢、送法上門、商標典型案件通報等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密集式地開展商標知識宣傳活動,增強社會公眾對商標的認知度。通過回訪馳名、著名商標企業,走訪擬申報企業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商標服務推進月活動,引導企業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今年來,泰興市共舉辦商標戰略行政指導會10余次,參訓企業300多戶。指導個私企業新注冊商標近300件、注冊國際商標2件,指導3家企業注冊防御商標26件。 建立發展激勵機制。組織對全市商標發展狀況,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進行專題調研,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提出商標培育計劃、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建立完善“政府掛帥、工商牽頭、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的商標戰略推進協調機制,以提供服務、解決難題、落實獎勵等方式支持企業以品牌贏市場、靠品牌樹形象、憑品牌創效益。 狠抓商標集約發展。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推薦一批、創立一批”的原則,構建以5個馳名商標、30個著名商標、50個知名商標為主體的三大“商標培育儲備庫”,搭起全市品牌培育的主體框架。同時,按照泰興市產業經濟特色發展的新要求,調整培育商標的著眼點,由關注單個企業轉移到關注特色行業上來。尤其注重發揮減速機、提琴兩大產業集群的規模優勢,指導一批規模和產能較大的企業進行商標注冊,以點帶面,形成商標發展的規模效應。 實行定向幫扶策略。抓住新興產業、主導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將商標意識強、誠信度高、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確定為重點培育對象,以“一企一策”的形式指導企業制定商標發展規劃和措施。主動與市農委和鎮村對接,啟動“泰興香荷芋”和“泰興甜豌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程序。在創牌的同時認真護牌,組織開展了保護商業秘密、集中查處“傍名牌”行為系列執法活動,立案查處11起,為企業挽回了影響和不必要的損失,受到政府和企業的稱贊。(陸建生 徐興堂 季星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