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館長趙玉剛征集到一批新藏品,包括一組1944年版的新四軍作戰地圖、“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八月二十七日的《華商報》等,品相完好。 至此,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的館藏已達2萬余件。國慶長假期間,市民不妨帶上孩子,去體驗紅色文化。 記者在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黃橋分館見到了一組1944年版的新四軍在山東沂蒙山區作戰地圖,毛邊紙,手工刻畫,共8張,對開。圖上詳細畫出沂蒙山四周每一處地形,并標注名稱。地圖上,有“魯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翻印”字樣,保存完整,品相尚可。 據了解,2006年,山西陽泉曾發現一張國民黨第十八集團軍使用過的抗戰地圖。1951年,中國軍事博物館也曾發現一批翻版抗戰軍事地圖,但無一張為原版。而此次趙玉剛購買的軍事地圖,對研究當時沂蒙山區抗戰情況很有價值。 除了這組地圖,記者還見到“民國”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的《華商報》,豎排、繁體字,頭版頭條為《迎接大軍進入廣東》。翻開報紙的其他版面,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宣布解放的信息。 趙玉剛說,這份報紙是從一位揚州藏友的手中購得,品相不錯,反映了解放初期全國各地的大致情況。 此外,還有一批珍貴的日軍侵華影像資料、文字資料,被趙玉剛從海外收回。至此,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的館藏達到了2萬余件。 據了解,泰興市紅色文化博物館是以紅色文物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現有大型刺繡、瓷塑、錢幣、票證、抗戰時期的各類報紙、書刊等,種類繁多,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各個階段的發展歷程,是揚泰地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