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廣陵鎮黨委宣傳委員 張秋紅 在農村,婚喪嫁娶都要“隨份子”,這對于開展經濟互助、和睦鄰里關系等有很重要的作用。可如今,在一些地方,人情攀比之風愈演愈烈,份子錢一年比一年厲害,隨禮的名目也花樣繁多。 有調查顯示,結婚禮金在60年間竟翻了600倍,遠遠高于工資的增長速度。結婚禮金的飆升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百姓收入提高、婚宴等結婚成本提高等,但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一些農民認為,“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即便手頭再緊,也要借錢隨禮,否則就會被人瞧不起。個別村民甚至將豐厚的禮金當做顯擺的手段、炫耀的資本。 “我們村人均純收入才一萬元出頭,有的村民一年隨禮就上萬塊,哪吃得消呀。”一位大學生村官對筆者說,人情消費已成為村民除生產收入、子女教育、求醫買藥之外最大的負擔,過重的“人情消費”還使一些剛剛脫貧的農民返貧,有的親朋好友之間還會因為送禮的事情鬧意見、傷和氣,甚至大打出手。 其實,隨份子,錢多錢少并不重要,圖的是氣氛,講的是情義。如果給份子錢增添過多的功利色彩,甚至夾雜了一些不良目的,那就不可取了。再說了,份子錢,也是講究禮尚往來的,今天你“水漲”,明天他“船高”,最后弄得彼此都感覺是種負擔和累贅,何必呢。 現在黨中央提倡“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咱農村也不應落后,要想辦法遏制變味的人情消費,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倡導勤儉文明的鄉村新風。 不妨出臺關于人情往來的村規民約。有條件的村莊,可以成立紅白理事會,對人情消費進行引導、規范和管理,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隨禮時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強化村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識,自覺抵制不合理的人情消費。 鄉村黨員干部要自覺起好帶頭示范作用。筆者在基層了解到,喜歡大操大辦的,往往是鄉村干部,這對于民風起到了很不好的影響。貫徹中央精神,改進自身作風,鄉村干部身處最基層,榜樣更鮮明、作用更突出,各種紅白喜事應一律從簡。紀檢部門可以加大檢查力度,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的黨員干部給予提醒、批評。 農村基層組織也要充分發揮作用。制止人情消費泛濫,是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基層組織要積極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堅決抵制惡俗陋習,在全社會形成“婚喪嫁娶提倡節儉,人情消費量力而行,集聚閑資發展經濟”的輿論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