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聯合采訪組 通訊員 泰興組 一項好的制度,離不開科學的頂層設計。 一年多來,泰興圍繞向下扎根的目標,對群眾工作團的制度設計作了大膽突破和嘗試,形成了一個讓群眾歡迎、基層滿意的制度體系。 基層點將 人崗相宜 赴基層開展群眾工作,讓什么樣的人下去?過去的做法是:上面安排,基層接受。 如今,泰興打破這一規矩,群眾工作隊隊員由基層“點將”,按需派駐,給予鄉鎮、街道或園區絕對的“話語權”。 孫豐民,泰興市人社局副局長,去年被河失鎮“點中”,原因是他多年從事企業改制工作。 “下派群眾工作隊前,組織部門開展了全面調研,聽取了鎮村負責人的意見。”河失鎮黨委書記褚新華說。 該鎮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完成河失農具廠的改制工作。這是一個改革遺留難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泰興各地創辦了一批縣屬集體企業性質的農具廠,后來進入市場經濟,這些企業嚴重資不抵債,先后停產倒閉。2002年“三置換一保障”改革中,一些農具廠因無錢支付職工陳欠工資和職工身份置換補償金,導致改制“夾生飯”,職工多次上訪、集訪。河失農具廠是問題最突出、信訪最多的一個。 針對鎮的需要,泰興市還從經信、團委等機關部門挑選了骨干力量,全力破解這一難題。 孫豐民和他的工作隊進駐河失后,開展了大規模的走訪調查,逐戶登門,摸清債務狀況,拿出方案:債務先“掛”起來,盤活該廠尚存的4畝多土地,優先清欠職工工資、補償職工身份置換。后又與河失鎮政府協商,由鎮政府先接受4畝地的使用權,籌集資金解決農具廠職工問題。去年1月,河失鎮政府籌資80多萬元,春節前農具廠職工終于拿到了陳欠工資和補償金。 “由基層點將,做到人崗相宜,這是群眾工作隊能否在基層扎根的關鍵,因為這是基層所急、基層所需的。否則,只能是‘浮萍’,群眾不滿意、基層無所謂。” 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泰興群眾工作團在每個工作隊的配備上都頗費思量,隊員的部門背景、年齡結構、業務技術、經驗經歷等方面都是考慮的因素。 全員脫崗 鎮隊聯動 作為全省試點,今年是黃橋實行“擴權強鎮”第一年,該鎮新設了“兩辦六局一中心”。面對這一新生事物,黃橋鎮給群眾工作隊“壓擔子”,10名隊員全部定崗、任實職,分派到“兩辦六局一中心”任副主任或副局長,全面參與中心工作。 為了讓群眾工作隊真正扎根基層,泰興市明確,工作隊隊員全員“脫崗”一年,工作上與派出單位完全脫鉤,實現短期服務向長效服務、常態服務轉變。工作隊隊長一律兼任所駐鄉鎮或街道黨委副書記,參與鄉鎮或街道的黨委會,參與鄉鎮或街道的中心工作。同時,鎮隊聯動,鄉鎮、街道須主動為工作隊搭建平臺。 工作同心、目標同向、步調合拍,泰興群眾工作隊與基層鄉鎮“1+1>2”的鎮隊聯動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全長4.5公里的海泰界河,橫跨泰興、海安兩縣市,由于行政上的阻隔,這一界河多年未得到整治,淤淺嚴重,農田用水引不上,大澇排不出,老百姓上訪不斷。 許習鋒,原為泰興市水務局副局長,去年被任命為古溪群眾工作隊隊長。了解這一情況后,許習鋒與鎮里退居二線的老干部劉年圣、鎮水利站負責人聯手,成立鎮隊聯合小組,開展走訪調研,制定整治計劃。聯合小組還跨過界河,主動與海安對接,會商破解之策。經過多輪溝通,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共同出資治理,將疏浚整治海泰界河作為造福兩地群眾的公益性事業來實施。 今年2月,海泰界河整治一新,一個困擾兩縣(市)群眾五六年的農田灌排難題成功化解。 資源整合 集團作戰 對干部下鄉,群眾有一句順口溜這樣說,“下鄉一陣風,培訓空對空。” 如何才能常駐鄉?泰興市群眾工作團在發揮部門資源優勢方面作了有益嘗試。 群眾工作隊進駐鄉鎮、街道后,每個隊員的派出單位要與鄉鎮或街道結對共建,實行“隊伍短期服務、部門長期結對”。 每支群眾工作隊一般由5至10名隊員組成,每個隊員背后都有一個機關部門做支撐,實際上集中了5至10個部門資源,實現了信息、資金、人才等各種部門要素資源的集中調劑和高效配置。 泰興組織部門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各個工作隊發揮所在部門的職能優勢,送政策、送資金、送項目下鄉,先后幫助100多家小微企業融資3500萬元,指導并協助40多個大中型項目完成環評、安評等審批手續,幫助鄉鎮盤活倒閉企業10多家,協助鄉鎮招引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個,引進農業和服務業項目23個…… 以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為例。該園區因水利基礎設施落后、農產品科技含量偏低等因素,制約了高效規模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工作隊隊長何勇來自水務部門,通過部門資源調劑,在新街鎮謝蕩村實施了1000畝農田的泵站、硬渠等基礎設施改造,投入資金200萬元,同時上爭落實“水利重點縣節余資金項目”300萬元,第二批重點項目工程近期有望落實到位,上爭資金預計可達600萬元,專門用于新街鎮骨干河道整治。來自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的隊員張浩圍繞供需對接做文章,以部門為后盾,擬將新街鎮打造成“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并幫助園區發展凈菜配送體系,已與復旦大學達成意向,每天數萬份凈菜有望直達上海。 在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交易中心7月上旬將開門營業。這是一個在全市規模居前的農產品交易市場,每年可冷藏保鮮農產品2萬噸、凈菜配送3000噸、批發銷售農產品3萬噸。 科學管理 從嚴考核 “今天上午,我們早早趕到桃園村農民文化廣場,布置‘三月春風進農家,八方援建愛心房’現場義捐活動現場,為貧困戶李達根家籌集建房款。 “8點整,文化廣場前聚集了上百名自發趕來的群眾,我們10名工作隊員帶頭捐獻愛心款,中丹集團、宏大集團兩家企業老總分別捐款1萬元、5000元。現場群眾也被感染了,紛紛捐款,個體老板顧軍從建筑工地上趕了過來,一人捐了2萬元。短短3個小時,就募集資金6萬元。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籌足了建3間瓦房的善款,我們10名工作隊員特別興奮,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這是虹橋群眾工作隊隊長張建榮寫下的“民情日記”,時間是今年3月12日,星期二,當天天氣為晴。 “這樣的‘民情日記’,天天都要記載,每天的工作安排、走訪群眾、辦了哪些事,都要如實地記載下來。”張建榮說,擔任工作隊隊長半年來,他已記滿了三大本。 每天記載“民情日記”,這是泰興群眾工作團的考核制度之一,到目前為止,該市已制定了學習調研、工作例會、信息反饋、全程記實、考勤考績等制度,每個隊員還要在村(居)建立聯系點,直接聯系10戶以上的群眾或服務對象,走訪覆蓋面達農村常駐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各工作隊先后撰寫調研文章30多篇,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建議,內容涉及土地流轉、農業發展、產業轉型等。 群眾工作隊任期屆滿,又該如何考核?泰興市統一實行量化考核,包括工作實績、服務態度、廉潔自律、個人品行等方面,由團部和組織部門采取個人自評、民主測評、個別座談等方式進行,并充分聽取所駐鄉鎮(街道、園區)和派出部門的意見,聽取基層群眾的反映。 首批群眾工作團民主測評中,參與測評的基層群眾98%以上表示滿意,因為基層實績好、群眾滿意度高,先后有32名群眾工作隊隊長或隊員被提拔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