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鳳軍 陸蘇華)在前不久召開的江蘇泰興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泰興市委、市政府對錦雞染料、河海納米科技等15家企業的標準創新工作進行了表彰,并撥出110萬元專款實施獎勵。 “2003年之前,我們公司是行業標準的遵守者,常常受制于人。近年來,我們在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等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共制定行業標準7個、國家標準2個。企業標準創新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我們將把所得獎金繼續投入到企業標準創新上,進一步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話語權。”錦雞染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蘇金奇這樣告訴筆者,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后,可率先調整產品結構,搶占市場先機,取得產品質量的話語權,提高企業在同行業和市場的知名度。 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明確標準創新專項獎勵規定,對當年創成現代高效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給予創建責任單位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績效評價為優秀、合格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1萬元。對首次主持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在標準正式頒布后,分別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對首次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在標準正式頒布后,分別一次性獎勵15萬元、10萬元、5萬元;對首次獲得AAAA、AAA級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2萬元。對主持國家級、省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并通過國家級、省級驗收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 “我們借助標準獎勵政策出臺的契機,主動發揮標準創新的規劃與引領作用。”泰興質監局局長朱宏全說。該局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創新標準化工作機制,推進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加強標準化與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的有效銜接。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增強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引導重點企業積極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推進產業聯盟標準化。 同時,泰興質監局組織開展“學標桿,趕先進,爭進位”的標準創新學習活動,不斷放大標準化創新示范單位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專項實施進程,支持更多企業創成標準良好行為示范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