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念蘇 通 訊 員 朱志慶 吳仁智 什么是安居樂業? 泰興市元竹鎮給出的是這樣一份答卷:連續7年無一起民轉刑案件、無一起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公眾安全感指數達98.25%,居泰興市各鄉鎮(街道)首位,被江蘇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這也是泰興市獲得該項榮譽的唯一鄉鎮(街道)。 日前,泰興市委、市政府在元竹鎮召開平安建設現場推進會,總結推廣該鎮“矛盾聯調、平安聯創、治安聯防”的“三聯”政法綜治模式,全面提升全市平安創建水平。 矛盾聯調 12個職能部門“大合唱” 今年3月19日下午,鄰鎮一位農民工跟隨外地包工頭來到元竹鎮申莊村一家私營企業做廠房“防水”工程,不慎墜樓身亡。 “說實在的,遇到這樣的事我們最頭疼。農村有‘死者為大’的觀念,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群體性事件。”元竹鎮黨委書記、鎮長趙建東介紹,這起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死者的妻子、兒子、親屬代表以及外地包工頭、本地私營業主召集到鎮政法綜治中心,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聯合調解:公安、安監部門通報事故原因,法律服務所向死者親屬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民政部門按照當地社會經濟狀況和居民人均收入核算各項損失、補助,綜治辦咨詢黃橋法庭后提出責任分擔初步意見。 在各部門的有力配合下,當晚就達成了調解協議:本地私營業主、外地包工頭、死者按5:3:2的比例分擔相應責任。死者親屬認為綜治中心處理公道,業主和包工頭也表示滿意。 走進元竹鎮政法綜治中心,窗明幾凈。可別小看了這樣一個“中心”,這里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司法、公安、村建、安監、民政、國土等12個職能部門在此“安營扎寨”、集中辦公。矛盾糾紛涉及哪個部門、具體需要哪個人,當場通知參與調處。以往綜治部門的“獨角戲”如今變成了12個職能部門的“大合唱”,大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不僅大大提高了矛盾糾紛調解效率,也避免了因職責不清、推諉扯皮而導致的矛盾激化。 平安聯創 村居“一辦兩室”監控與鎮綜治中心聯網 “投資環境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政策優惠力度、產業集聚程度,平安也是投資環境。”趙建東說,在創建平安鄉鎮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上熱下冷”的情況:上面口號喊得響亮,下面反應冷冷清清。如何克服這樣的現象?元竹鎮探索出了一條“鎮村聯動”的創建模式。 鎮一級,除投資100多萬元建起功能配套的政法綜治中心外,還配套投入60萬元,在各交通要道、市際交界處、村莊進出口等重點區域安裝高清攝像探頭,拉起24小時全天候監控的“天網”。 村居一級,全面推進“一辦兩室”規范化建設。“一辦”是指綜治辦,“兩室”則是警務室和調解室。村居“一辦兩室”各自面積在40至60平方米,全部配備了電腦、監控等設施,24小時有人值班駐守。 “一辦兩室”的監控系統與鎮政法綜治中心聯網運行,從而形成了上下協同、運轉流暢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 治安聯防 中心戶長每晚帶領治安志愿者巡邏 在元竹鎮申莊村二十二組,每天晚上中心戶長孫小中都要帶領治安志愿者到各個路口巡邏,一旦發現可疑人員和異常情況就及時向駐村警務室民警匯報。 如今在元竹鎮12個村居,像孫小中這樣的中心戶長共有259名,他們已經成為元竹鎮社會治安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心戶長由全體村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每季度,鎮政法綜治中心會就各中心戶長的工作情況組織一次考核,實行優勝劣汰、總量動態平衡。幾年來,元竹鎮先后淘汰、調整中心戶長45名。 有好的選聘機制,還要有好的激勵機制。“對中心戶長,鎮里每年會拿出13萬元用于考核、補助。”趙建東介紹,除此之外,鎮里還對優秀中心戶長給予表彰獎勵。近兩年,共有37名中心戶長被評為政法綜治先進個人并獲得獎勵。“像孫小中,別看他將近六十的人了,每晚治安巡邏可是一次不落,上次鎮里給他發500元獎金,剛到手,他就送到了村里的困難戶孫學吉家中,說是給孫學吉老婆治病。”在孫小中的帶動下,現在孫學吉也成了一名治安志愿者。 259名中心戶長,259雙警惕的眼睛。近幾年來,中心戶長通過巡防,協破各類案件145件,提供各類違法犯罪線索323起,調解民事糾紛2038件,為群眾做好事482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