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蘇南極機械有限公司投資3.65億元開發的年產400臺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項目,通過了泰興市重大產業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預審,即將落戶城東工業園區。該項目投資強度達304萬元/畝,高于省控制指標10%;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6億元,投入產出比1:1.7,畝均預期稅收50萬元。 從現在起,凡落戶泰興的重大產業項目,除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安評、環評、能評達標外,還要對項目的投資規模、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份額進行嚴格的預審。其中,落戶“一區四園”的項目,投資額須在5000萬元以上,投資強度高于省標10%至15%,畝均預期稅收在11萬元以上。 “經過多年的整合,‘一區四園’已成為全市集約集聚發展的高地,但同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挑戰。”泰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華說,設置重大產業項目預審環節,提高項目落戶“門檻”,展開錯位布局,旨在招引一批特色鮮明的重大產業項目,推動“一區四園”轉型發展。 泰興市明確規定,落戶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的項目,投資額須在1億元以上,投資強度高于省控制指標15%,其中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主要招引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項目和生產性、商貿服務業項目,虹橋工業園區主要招引現代裝備制造業、醫藥原料藥研發生產、金屬材料物流等項目;落戶黃橋工業園區、城東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的項目,投資額須在5000萬元以上,投資強度高于省控制指標10%,其中黃橋工業園區主要招引現代裝備制造業、綠色低碳產業、樂器制造產業等項目,農產品加工園區主要招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業、倉儲物流等項目,城東工業園區主要招引節能、環保科技產業等項目。落戶“一區四園”外的項目,主要是投資3000萬元以上符合當地產業集聚的工業、服務業項目,以及農業1000萬元以上的種養業項目。 “所有項目投產后的第一個完整生產年,投入產出比應達到1:1以上,畝均預期稅收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劉榮華說,落戶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的項目,畝均預期稅收在10萬元人民幣的基礎上上浮15%;落戶黃橋工業園區、城東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的項目,畝均預期稅收在10萬元人民幣的基礎上上浮10%。 泰興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劉國成介紹,項目通過落戶預審后,相關部門還將協同配合,通過土地供給限制,進行跟蹤績效評估—— 像項目投資額,除投資額達到相應標準外,設備投資占比不能低于70%。對低于70%的重大項目,經信委將向項目建設單位下達《限期追加設備投資通知書》,如企業未按期追加設備投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則以分割出讓的形式減少土地供給,直至設備投資占比達標。 還有投資強度,對達不到省投資強度標準×地區系數(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的系數為1.15,黃橋、城東、農產品加工園區的系數為1.1,其他集聚區為1)的重大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向項目建設單位下達《限期追加投資通知書》。如果項目建設單位未按期增加投資或未通過國土部門驗收,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同樣以分割出讓的形式減少土地供給,直至投資強度達標。 此外,對畝均稅達不到目標的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核減用地面積,按原出讓價格收回多余用地,項目建設單位不得在本市范圍內新增建設用地,享受過政府優惠的,必須全額補足。凡土地閑置滿二年的,依法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滿一年不滿二年的,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收取土地閑置費,或通過置換、轉讓、政府收購儲備等方式處置。 據了解,近3年來,泰興累計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購項目137個,新增耕地4166畝,保證了重大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的“落地”。“從今年起,調高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強度,強調畝均稅收,不是限制發展,而是通過土地杠桿更好地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園區轉型發展。”劉國成說。(常國梁 蔣俊 劉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