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由軟任務變成硬規定,對于教學雙方都不無裨益。對于學員而言,增強了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于授課者而言,促使領導干部減少無謂的應酬,把心思用在思考工作、總結經驗、提升能力上,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報訊(記者 錢建虎 楊照民 通訊員 陸 健)5月28日一大早,泰興市發改委副主任、服務業發展局局長蔣春生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將備好的講稿再次修改了一下。當天上午8時30分,他走進泰興市委黨校教室,給候在那里的40多名黨外干部代表講課。 近日,泰興市出臺《黨政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制度(試行)》。根據規定,該市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到同級黨校或在相關層次干部培訓班講課,原則上每年講課不少于一次。 蔣春生是新制度出臺后首個走上黨校講臺的領導干部,當天他主講的是泰興的經濟形勢。“蔣局長對宏觀經濟頗有研究,又多年在經濟一線工作,請他來做這一課題的主講人再合適不過。”泰興市委黨校副校長馮錦濤說。 為把課講好,蔣春生抽空到該市“一區四園”、重點鄉鎮進行了調研,并精心撰寫了40多頁的講稿。 按照要求,講課不能“一口氣灌到底”。在互動環節,學員們紛紛站起來,就各自關心的問題提問。 一位黨外人士的提問直指授課人職責所在,“泰興人口不少,消費水平也不算低,但這一優勢在零售服務業的發展中似乎還沒有充分體現。作為服務業發展局局長,您有什么打算?” 單刀直入式的提問讓蔣春生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泰興商貿流通業發展潛力很大,但影響發展的因素也很多,比如人口紅利、購買力、預期收入、消費習慣等。”蔣春生說,近期將組織對泰興商貿流通業進行“會診”,通過政策規劃引導、項目招引實施、結構調整優化、業態形式創新等,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促進商貿繁榮發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政黨,但領導干部中仍然存在‘不勤學、不真學、不深學’等問題,學風建設也迫切需要來一次‘走轉改’。”泰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錢娟認為,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由軟任務變成硬規定,對于教學雙方都不無裨益。對于學員而言,增強了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于授課者而言,促使領導干部減少無謂的應酬,把心思用在思考工作、總結經驗、提升能力上,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為使領導干部講課制度落到實處,泰興市委干部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對講課情況開展督導檢查。該市各級黨校均建立領導干部講課檔案,詳細記錄講課內容、評價效果等。黨政領導干部講課情況將納入年度考核,講課質量好、講課次數多的領導干部將獲得表彰獎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