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初評、公眾投票及專家終評,從20多個省區市申報的近百條街道中脫穎而出的10條街區,榮膺第五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泰興市黃橋老街名列其中,成為此次江蘇省唯一入選街道。 黃橋文化站站長余松山說,黃橋是千年古鎮,黃橋老街有許多明清時期乃至宋代的遺址和遺存。為了保護古街,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進行整治和修繕。黃橋古鎮在一縱一橫的十字形道路骨架上,采用棋盤式布局。縱向道路為現今的十橋路,橫向道路為東進路。老街在以十橋路為軸的兩側,分為東、西兩片歷史文化保護街區。老街街巷為方格網布局,分為巷、弄兩級。巷是居民區內的交通干道,寬約3.5米,基本呈東西或南北走向。主要的橫向巷道有珠巷、米巷、王家巷、小巷和鷹揚巷等,主要的縱向巷道有羅家巷、南迎祥巷、北迎祥巷、口巷、迪祥巷、馬巷、永豐巷等。弄是民居之間的便道,往往細長曲折,與巷道垂直相交,寬2米左右。老街巷道基本保留著典型的明清及民國時期建筑風貌。 據介紹,此次黃橋老街成功當選,成為我省第六條、泰州第一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此前,我省蘇州市平江路、揚州市東關街、蘇州市山塘街、無錫市惠山老街、南京市高淳老街先后當選。 據了解,第五屆入選的十條名街中,廣東省占三席。分別是廣東省廣州市沙面街、廣東省珠海市斗門鎮斗門舊街和廣東省梅縣松口鎮松口古街。上海、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四川和江蘇各占一席。分別是上海市靜安區陜西北路、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水街、江西省鉛山縣河口明清古街、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永寧老街、四川省大邑縣新場古鎮上下正街和江蘇省泰興市黃橋老街。(姚翔 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