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春成 特約記者 蔡金保)日前,南京市“蘇婆婆”超市與泰興市虹泰種養合作社簽署協議,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預定15噸虹橋有機大米。 泰興市虹泰種養合作社由虹橋鎮八圩村黨總支書記陳永奎牽頭成立。目前,合作社已流轉土地1100畝種植有機稻麥,并從事特水養殖。2011年底,陳永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售糧大戶”稱號。 記者在虹橋鎮八圩村的小農場采訪時,幾位農民正在麥田間清溝理墑。“這是新品種豐慶188,產量高,抗倒伏,是農業部推廣的優質品種,最高畝單產可達600公斤。”陳永奎告訴記者。 八圩村位于泰興市虹橋農業生態園,幾年前,由于工業基礎較好,大量農民紛紛投身二、三產業,務農人數急劇減少,部分良田出現拋荒和半拋荒現象。 2008年,陳永奎帶領7名村干部辦起了小農場,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村里500畝土地,其中300畝種植常規稻麥,200畝探索種養結合模式,在稻田里套養蟹蝦,讓蟹蝦覓食農田害蟲,稻田確保不施化肥、不治蟲,生產的全是有機稻米。 為了吸引更多農民參與小農場經營,陳永奎成立了虹泰種養合作社,凡是以土地流轉形式自愿加入合作社的,不管合作社效益如何,每畝地每年可獲保底分紅1000元。在盈利情況下,合作社還將根據田畝面積對利潤部分進行二次分配。 陳永奎為農場出產的有機大米注冊了“江泰虹”商標,并與上海、南京等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系。2011年,虹泰合作社吸納會員117名。2012年初,又有70多戶農民將近600畝土地流轉給陳永奎,農場面積達到了1100畝,合作社社員人數近200人。2012年,虹泰合作社農場1100畝土地實現產值500多萬元,畝純收益達2600元。 目前,虹泰合作社與南京豐慶種業公司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由豐慶種業提供稻麥種子,對方承諾稻麥成熟后以高出市場15%的價格全部回收。 “農場規模不斷擴大,不僅解決了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生產難題,也讓農民不斷增收。”陳永奎說,2012年,合作社用于分紅和二次分配的資金總額將近60萬元。 70多歲的農民樊秀伍老伴身體不好,子女在外打工。去年憑著入社的七畝多承包地,全年收入7000多元。他開心地說:“以前辛辛苦苦忙一年也就能賺5000元左右。現在幾乎什么也不用干,就能有這么多收入,很知足了!”三圩東組近70歲的徐子懷常年在農場務工,去年務工收入達到1.5萬元。 2008年,村民石廣生有3畝地流轉給合作社。“過去種田要交農業稅,還要承擔勞動義務,現在這些都取消了,我們打心眼里高興。”石廣生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年除了可享受合作社保底分紅3000元外,還能拿到二次分紅300多元和國家惠農補貼近400元。 陳永奎告訴記者,2012年合作社承辦了中華全國供銷總社900畝立體種養示范項目,并新建了3000米機耕路道。夏收期間,千余畝小麥只需兩臺大型收割機3天就可收割完畢。為實現機械化作業,近年來,合作社陸續購置各類農業機械16臺,耕種收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目前,合作社又投入30多萬元購置了烘干機、碾米機、真空包裝機等成套加工設備,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