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地區最大的生豬交易市場——百匯華東生豬交易市場正式開業。該市場位于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一期投資1200萬元,占地50畝,是一座由江蘇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運營的綜合型交易市場。 “江蘇華東生豬交易市場的運營,將進一步提升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有利于帶動泰興及周邊地區規模養殖業的發展,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園區又好又快發展。”泰興市委副書記孫云說。 預計年銷售生豬50萬頭 “下了寧靖鹽高速新街出口,只要兩三分鐘就能到,這里價錢合理、貨源充足,交易也很方便。”記者采訪時,來自無錫的客商馬先生正在清點擠滿卡車的生豬數量。開業以來,馬先生每天都要從這個市場采購100至150頭生豬。 在市場大門附近,掛著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多地牌照的卡車一字排開,市場工作人員正趕著成群的生豬排隊登車。現場豬叫聲此起彼伏,好不歡騰。“這里的豬源大多來自本地和福建、江西等產豬大省,每天這些生豬將源源不斷地銷往蘇錫常等地。”江蘇華東生豬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林生說。 走進市場,5000平方米的實體交易區被劃分為120個倉位,生豬被按照產地、品種等安置在不同的倉位中。客商可以近距離地挑選稱心如意的豬只,仿佛進入了一家巨大的生豬“超市”。 “按照設計,每個倉位正常可容納生豬50頭,整個實體交易區滿負荷運轉可日銷售生豬6000頭。”朱林生告訴記者,開業這幾天,市場的生豬實體交易量正逐日攀升,近期內有望穩定在每天1200至1500頭,預計年銷售規模可達50萬頭,營業總額近10億元。 據悉,目前國內最大的生豬交易市場日銷售規模約兩三千頭。 未來可輕點鼠標網上下單 采訪中,朱林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全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消費100克豬肉,全國每年的生豬需求量少說也要5億頭,而在人口聚集度更高、消費水平更高的華東地區,差不多有2億頭的潛在市場。 “2億頭的市場蛋糕,僅靠每天6000頭的實體生豬交易還遠遠吃不飽。”朱林生說,百匯正在加緊搭建生豬網上交易平臺,年內“華東生豬交易網”將正式上線。 “今后從市場買豬就跟在淘寶購物一樣簡單。”朱林生說,在售生豬的產地、品種、數量在網上一目了然,客戶只需在電腦前輕點鼠標,便可實現網上下單,并通過網絡實行電子結算。 今年,百匯公司將投入5000萬元,建設生豬交易結算網絡平臺和企業研發中心。建成后,整個市場將形成以生豬和肉制品交易直銷直供為主體,農商對接為補充,網上交易、電子結算為方向的新型營銷格局。 “未來,百匯還將積極探索生豬期貨交易方式,積極拓展市場,搶占發展先機。”百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紅軍介紹,預計到2015年,集成生豬實體交易、網上交易和期貨交易等多種形式,市場的年交易量有望達1000萬頭,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 “鏈”動兩萬多農戶“發豬財” “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這片腹地,更離不開周邊百姓的支持。”朱林生說。 事實上,自2010年入駐農產品加工園以來,百匯一直在努力構建一條完整的生豬產業鏈。在生豬養殖、生豬屠宰、冷鏈物流、肉品銷售、豬肉深加工等一系列重要節點相繼建成后,華東最大生豬交易市場的建成讓這條產業鏈更加完整。如今,產業鏈給企業帶來了利潤,也給周邊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截止目前,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百匯公司已與農產品加工園區周邊12個鄉鎮26174戶農戶簽訂了生豬養殖合作協議。“百匯公司將按市場價定點收購我們養的豬,遇到市場波動,還將執行事先約定的保護價,如今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養豬。”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不單是生豬養殖,這座市場還將帶動周邊的飼料加工業、物流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以物流業為例,生豬交易市場內僅停車場面積就預留了2.5萬平方米,特別是網上交易實行后,對物流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朱林生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