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村衛生室全部開通合作醫療網絡直報,藥品藥械統一調撥配送,基本藥物門診報銷比例達30%,群眾人均藥品費用開支同期下降45%。”日前,江蘇省泰興市政協委員夏立新來到農村衛生院暗訪時發現,泰興市構建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給農村的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夏立新委員在去年的市政協全會上提交提案建議,盡快將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到村衛生室并全部實現網絡管理,深化市醫院、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實現病人“雙向流轉”,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泰興市政協將該提案作為重點提案。 提案交辦后,泰興市分管市長及市衛生局高度重視,主動約請提案人及部分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衛生院、衛生室走訪調研。泰興市政協也組成4個調查組,對全市的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查辦。承辦單位還將辦理情況及取得的成果向政協專委會和主席會議匯報,接受委員評議。 通過政府領導研辦、政協專委會跟蹤查辦、政協主席會議督辦的有效形式,泰興市投入3000多萬元,在全市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244個,按比例配齊配足醫務人員,并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307種基本藥物和江蘇省增補的281種目錄藥品,實現了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用于滿足農村居民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得以建成! (王家龍 馬宏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