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先說,我想為村民們多做一些事情,再不做怕來不及了 “我已經(jīng)76歲了,是癌癥病人,我想在未死之前為村民們做一些事情。”家住泰興市張橋鎮(zhèn)的張偉先將兒子寄回的1萬多元營養(yǎng)費拿出來,為本組村道上安裝了17盞路燈。 患絕癥,捐錢裝路燈 6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泰興市張橋鎮(zhèn)克仁村三組。該組三條水泥路上,都安裝了嶄新的路燈。“共裝了17盞路燈,每盞85瓦。”村民張余發(fā)說,電工從元旦開始安裝,至4日已全部安裝到位。 “以前沒有路燈,晚上怕出門。”三組村民張桂蘭說,上下夜班的人和放學(xué)回家的學(xué)生,只好打著手電筒慢慢騎行。盡管大家車速都不快,但岔路口仍時有小事故發(fā)生。“現(xiàn)在晚上和城里一樣亮堂堂的。”張桂蘭說,路燈亮了,晚上必須出行的人不用帶手電筒了,家里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村民張余發(fā)說,這都虧了張偉先。提起張偉先,三組村民都很熟悉。他當(dāng)過村會計、生產(chǎn)隊隊長和村委會主任,在克仁村干了大半輩子,直到退休。 張余發(fā)說,不久前,張偉先被診斷患有癌癥,兒子送他去上海醫(yī)院做手術(shù)。術(shù)后張偉先回家休養(yǎng),兒子寄來1萬塊錢,給他加強營養(yǎng)。想到三條村組干道至今沒有路燈,張偉先就把錢拿了出來。他購買了17盞路燈,請來村農(nóng)電站電工安裝。安裝的那幾天,他每天必到,監(jiān)督電工保證安裝質(zhì)量。 “再不做怕來不及了” “一點小事,不值一提。”張偉先說,他今年76歲了,是個癌癥病人,想在去世前為村民們做點事。村民們都說,他看得很開,坦然面對絕癥。 “再不做怕來不及了。”張偉先說,因此收到兒子寄來的1萬塊錢后,他全部拿出來買了路燈,雇人安裝在村組干道上。“修橋鋪路大功德,安裝路燈是好事。”兒子和兒媳很孝順,全力支持張偉先。 路燈裝了,電費怎么算?村民陸余良說,該組有魚塘,每到年底全組260人每人可以分魚,魚有大小,難免有矛盾。張偉先建議大伙不要魚,將魚折算成錢交電費,不足部分由他付。這一建議得到了全組絕大多數(shù)人同意。 看到裝好的路燈,張偉先十分開心。更讓他高興的是,其他村組看到三組安裝路燈后,也紛紛想辦法要裝路燈。“路平水凈樹成行,裝上路燈亮堂堂。”張偉先說,大家一齊動手,新農(nóng)村會越來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