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文化博覽中心日前建成,名人館、博物館、城市規劃展示館三館合一對外開放,展出近年來征集到的400余幅字畫、100余件碑、刻、拓片和100多件瓷器、青銅器。這些藏品背后,承載著歷史文化,演繹過傳奇故事。
圖為游客在參觀沈安娜的遺物。 名人館有一座中年婦女的雕塑,她就是我黨著名的紅色特工沈安娜,她潛伏在蔣介石身邊11年,獲取了大量機密文件,被人稱作“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在字畫展示廳里,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以投影方式展示。《富春山居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與泰興亦有不解之緣。據考證,此畫曾被明末泰興大收藏家季寓庸耗巨資購得,在季氏父子手中得到妥善保管。清康熙年間,季氏父子相繼去世,《富春山居圖》也被他們的后人出讓。 泰興“三館”建館,還意外獲得了大明碑,本名為“泰興縣城塹落成記”碑。碑高2.4米,碑文講述泰興筑城經過及城區范圍。據了解,自宋代以來,泰興戰火不斷,明嘉靖三十三年,戶部右侍郎張羽惠為抵御倭寇入侵,建議修建縣城。縣城落成時,特刻碑紀念。然近百年來,石碑只存碑身,不存碑額。今年八月,在泰興市文化博覽中心建設工地上,意外地從地下挖掘到了一塊石頭,經辨認石頭上的文字后發現,這就是消失百年的“泰興縣城塹落成記”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