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環保局不斷加強作風和效能建設,在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的基礎上,著力以環保“第一效能”打造“審批最簡,收費最低,服務最優”的環保服務品牌,亮出監管有效、處罰嚴明、效應疊加的環保執法利劍,真心實意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現經濟生態互促共贏。 進園區,貼心服務促轉型 修編規劃,完善環評。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啟動“一區四園”區域規劃編制、修編工作,力爭今年內完成新一輪規劃環評工作,最大限度地從源頭控制污染,提高“綠色GDP”的比重。同時,為確保評審順利通過,建立環評反向督辦制度,指導“一區四園”修改和完善相關資料。 主動上門,貼心服務。今年來,泰興市環保局領導班子全體負責人帶領職能科室主要負責人分期到“一區四園”,開展零距離、面對面集中服務活動。介紹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環保“三同時”驗收、危險固體廢棄物處置、生態創建等工作的內容和程序,通報環境信訪、環保執法及日常監督管理的情況,對企業在辦理環保手續、開展日常環境管理工作時需要注意和掌握的內容進行指導,對存在的環境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受到園區及企業的好評。為全力打造環保產業,派專人進駐城東工業園,及時提供政策技術支持,幫助園區成功創成省級環保科技產業園。截至目前,城東工業園已落戶環保企業43家,年產值近33億元。目前,正在指導省級園區江蘇泰興開發區創建國家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環保建設工作。 把好關口,強化服務。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泰興市環保局既當“守門員”,又當“傳球手”,主動與園區聯系,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圍繞項目引進的關鍵環節,超前介入指導,全程跟蹤服務。對正在考察洽談的項目,了解其生產技術工藝,判斷其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為科學決策當好參謀、把好關;對已經確定引進的項目,從項目選址、污染治理等方面給予指導,提高成功率。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審批項目207個,通過10多次與省環保廳溝通,有3個大項目獲得省環保廳批準。 進企業,真情服務解難題 超前服務,力促重大項目落戶。對企業新上的重點項目落實專人,提供保姆式、全程打包服務。主動與發改、經信等部門協調,建立重大項目信息溝通機制,第一時間主動介入,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快速優質提供政策咨詢和跟蹤服務、把關,促進大、好、優項目早日落戶。 解決困難,幫助企業治理污染。根據企業的需求,走進企業,舉辦污染防治技術、環境監測技術、清潔生產、環保業務知識培訓。對存在治污困難的企業,積極幫助其尋求新工藝、新技術,提供治理方案,促進企業不斷提升治污水平和環境應急能力,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此舉受到企業好評。據統計,該局今年累計為23家企業提供了這項服務。 加大查處,促進環境行為規范。去年8月份,泰興市環保局一次性投入8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推行BOT運營模式,對49家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污染企業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同時,對超排、漏排、偷排的環境違法行為實施重拳出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并適時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促使企業更加自覺地規范環境行為。 進鄉鎮,主動服務幫創建 夯實基礎,積極開展特色生態創建。泰興市環保局共組建4個創建國家生態市業務指導小組,到鄉鎮現場辦公,強化指導。鼓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品牌。目前,全市16個鄉鎮已全部創建成為泰州市級生態鄉鎮,7個鎮已成功創建成為省級生態鎮,6個鎮(街道)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鎮通過國家級生態鎮驗收、等待命名。其中張橋西橋村獲得國家級生態村命名,今年又有3個國家級生態村通過驗收。 分類指導,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設,開發區日處理能力350噸生活垃圾焚燒供熱項目已調試運行,基本步入正常軌道;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全市十大污水處理工程建設,4個已通過驗收,其他6個都在建設之中,明年將全部建成投運。 放大亮點,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集鎮重點開展以增添環衛設施、增添污水處理設施、增添道路面積、增添綠地面積為主要內容的環境設施建設和以亂停亂放、亂拉亂接、亂搭亂建、亂涂亂畫等為重點的環境專項整治。農村堅持點線面結合,實施“六清六建”“三清一綠”環境綜合整治,將村莊“垃圾清理、路道養護、河道管護、綠化管理”四項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實施長效管理。 進社區,全力服務零距離 結合宣傳日,開展集中宣傳。以“六五”世界環境日為抓手,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六五”期間,全市共懸掛橫幅200多條,設置環保櫥窗60多個,張貼宣傳畫150多幅。 豐富形式,增強宣傳主動性。該市環保局局長走進《行風熱線》直播間,現場解答群眾關注的環保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當地移動和電信兩家公司向全市60多萬手機用戶發送環保公益短信;組織15家企業舉行環保責任險簽約儀式等。 推進創建,做大綠色細胞工程。以創建綠色社區為契機,狠抓環境整治,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以綠色創建為載體,廣泛開展爭創節能環保家庭、綠色環保市民活動,激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目前,全市成功創建省級、泰州市級綠色社區26個。 進學校,創新服務顯成效 注重學科整合,滲透環保意識。泰興市環保局與市教育局聯合,在全市學校落實環境保護教育,將編制好的環保教材送到各個學校,將環保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環境知識、技能,從而開辟環境保護第二課堂。在全市中、小學老師中,開展優秀教案評比活動,有3篇教案獲省環保廳和教育廳組織的優秀教案3等獎,11篇教案獲優秀獎。 開展主題活動,濃厚環保氛圍。今年“六五”期間,泰興市環保局與團市委聯合開展生態文明“袋袋”相傳環保袋設計制作大賽,引導和激勵全市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帶動全社會關愛環境,保護環境。整個活動共收到參賽作品545件。 強化培訓指導,確保創建成果。每年,泰州市環保局都組織綠色學校創建負責人到省廳培訓。今年,還組織他們到省級綠色學校泰興市大生小學和泰興市蔣華中小學參觀、學習,為創建工作取得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共創成省級綠色學校19所,泰州市級綠色學校27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