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群眾工作團,打響一場新戰役;派出一個工作隊,建起一座“連心橋”。今年6月12日,省委主要領導在泰州調研時,對泰興市組建“群眾工作團”的創新實踐予以充分肯定,“群眾工作團”成為一塊全省叫得響的“三解三促”工作品牌。 自2011年11月以來,泰興市創新群眾工作路徑,組建119人的“三解三促”群眾工作團,分為16個工作隊,派駐16個鄉鎮(街道)、園區,開展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的群眾工作,探索形成了推進“三解三促”工作全覆蓋、長效化的新路子。 民情日記越厚,越能體現群眾工作團成員的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和創造力。“三懂四會五力”,是泰興市委、市政府對工作團全體成員提出的具體要求。“三懂”,就是要懂群眾心理、懂群眾語言、懂溝通技巧;“四會”,就是要會化解矛盾、會主動服務、會宣傳發動、會謀劃發展;“五力”,就是要具備較強的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協調不同群體利益關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圍繞破解發展難題、加強社會管理、推進中心工作、推動村風民風改善、為民排憂解難“五大任務”,119名工作團成員吃住在基層、奉獻在基層,拜群眾為師、為群眾服務、為發展助力,工作實現了鄉鎮(街道)、園區全覆蓋;重點企業、重要項目、重大工程全覆蓋;村(社區)和有重點信訪案件的地區全覆蓋;貧、病、殘等特困群眾全覆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社區矯正重點對象等特殊群體全覆蓋。 近一年來,群眾工作團為推動經濟發展,共幫助鎮村解決發展難題20個,組織小型招商會14次,招引落戶項目18個;走訪企業350家,收集問題520條,引進幫扶資金1120萬元;掛鉤扶持32個經濟薄弱村,招引小型致富項目35個。為有效化解矛盾,各工作隊共走訪村(居)380次,1100多戶家庭,收集民意1134條,梳理發現急需解決問題128個,化解信訪積案21起,消除矛盾隱患75個,處置突發事件46起。為推動村風民風改善,各工作隊開展主題宣講活動85次,參與群眾約8萬人次。此外,在各工作隊的幫助下,各村(社區)建設道路35公里、橋梁工程6座,新建垃圾站3個,整治河道26條;對全市1500多戶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救助工作,累計籌措救助資金300多萬元,為762戶困難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工作好不好,百姓會知曉;作風廉不廉,群眾來發言。2009年11月3日,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集體將鏡頭對準了泰興市溪橋鎮翁莊村的“村民直評村官”現場。 作為破解農村基層民主監督難題,推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一劑良方,泰興自2008年以來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村民直評村官”機制。直評活動分為“示”、“訪”、“述”、“詢”、“評”、“改”六步進行,“直評”對象為任職滿半年以上的在職在編村干部,“直評”活動一般一年組織一次,參評人員變過去的少數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為全體常住農戶,要求出席人數不得少于常住戶數的90%。 從少數人評判到多數人考量,從少數人督查到多數人監督,從少數人管事到多數人參與,“村民直評村官”所帶來的轉變,讓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在泰興找到了新的平臺和載體。“直評”既讓廣大群眾享有了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又為村民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提供了保證,其權利受到了尊重,利益得到了維護。 理順民心、順暢民意、疏解民怨、排解民憂,自“直評”機制誕生以來,它一直以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取信于民。截至目前,泰興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開展了直評活動。已有村干部5833人次接受了直評,共作出整改承諾1883項,踐諾率達95.32%;庖呻y復雜矛盾和問題1774個,為村民解決具體實際困難437個。群眾對村干部的滿意度高了,90%以上的村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訪”。 既是社情信息員、治安防范員,又是糾紛協調員、法制宣傳員、重點對象協管員,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治安中心戶長”,是泰興基層社會管理的又一創新之舉。 2009年下半年,泰興積極探索群防群治的新途徑,率先在全市試點實施“中心戶長”制度。以生產小組為單位,每一組設立一名治安中心戶長,發動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將鄰里矛盾化解于萌芽狀態,有力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目前,泰興全市共設置了6865名治安中心戶長,中心戶長覆蓋率達100%,進一步織密了基層社會管理防范網絡,筑牢了“平安泰興”的第一道防線。 今年7月,泰興在全市全面啟動了以清理矛盾糾紛、清肅治安環境、清除安全隱患,創建和諧穩定示范區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一創”百日行動,并及時與全省部署的“四項排查”工作相結合,全力推進。至目前,泰興共排查安全隱患1861個、有風險隱患的項目28個、突出信訪問題145件。已化解突出信訪問題69個,其中化解信訪積案2個,省市交辦信訪案件79個,已化解57個,占72%;完成穩評項目7個,在評項目3個,未發現風險隱患;整改安全隱患1526個;破獲各類治安、刑事案件210起。 打造“群眾工作團”一支隊伍,完善治安中心戶長和網格化管理兩種機制,推進社區、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區、移動警務室三項建設……近年來,泰興市在探索社會管理創新的歷程中邁開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步,“平安泰興”、“法治泰興”的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邰 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