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顧根榮 學生是交通安全的弱勢群體,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綜觀近年來中小學校發生的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導致的傷亡人數最多,已成為青少年兒童傷亡的第一“殺手”,抓好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近年來,泰興市公安交巡警大隊堅持將學生交通安全作為一項民心工程,牢固確立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的戰略,積極探索開展文明交通進校園活動,潛心打造“文明交通進校園”品牌。 2010年該大隊與該市迎幸小學聯合編撰了《紅綠燈下》校本教材,本鄉本土的人文色彩讓孩子們了解本市的交通概況,發展歷程,潛移默化地接受文明交通的熏陶;2011年,大隊聯合該市文明辦、教育局,組織專業人員結合多年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實踐,編寫了《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繪本》;2012年大隊到15所中小學校下發了交通安全招貼畫。這些教材、畫報以學生日常走路、乘車、騎車等方面安全知識為重點,并將道路交通信號、自救自護等知識穿插其中,賞心悅目。目前,免費發放到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學生手中的交通教輔書籍類別有四五種之多,總量達20余萬本(冊),廣大中小學生對交通安全知識了然于胸。 真心呵護,多種形式開展教育 設置校外輔導員定期講。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則,大隊從各交巡警中隊中,抽調了37名同志擔任市各中小學校校外輔導員,定期給學生上交通安全課,面對面地向學生講授交通安全知識,并利用學校閉路電視播放交通事故光盤,在校園櫥窗開辟宣傳專欄,張貼宣傳教育掛圖。組織宣講團巡回講。成立 “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宣講團,分別選取學生、肇事駕駛員、事故處理民警、路面執勤民警等不同層面的代表進行宣講,在宣講材料上截取學生因交通違法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在宣講的形式上,以發生在本轄區的真實典型交通事故為案例制作多媒體軟件,并穿插FLASH動畫,通過以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增強了宣傳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自2011年以來,共宣講123場,社會反響較好。編排文藝節目寓教于樂講。該市交巡警大隊與歌劇團共同策劃,編排了一臺題為“關愛生命,安全出行”的專題文藝節目,節目包括舞蹈、相聲、小品、話劇等,中間還穿插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在娛樂中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兩年來,共演出26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 真空管理,多種措施監督預防 “一校一警”護管。全市每所學校都派駐一名交警,每天放學高峰期,在學校周邊增設護學崗,對校車開展安全檢查,與學校領導、校車駕駛員開展面對面交流,通過定點檢查、流動巡查等方式,嚴厲打擊接送學生車輛違法交通行為,有力保障了學生出行安全。加貼反光膜預防。由于沒有路燈,廣大農村中小學生夜晚行車十分危險。為保障農村中小學生的行車安全,大隊專門購買了12000張夜晚警示效果最好的紅白兩種色調反光膜,加貼到每個農村中小學生車上,夜間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光條恰似一盞盞流動的平安燈,為孩子們營造了一條條平安之路。設計交通安全記分卡監督。協調市教育部門,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中小學校、幼兒園德育教學內容,將平時出行遵守交通法規情況寫入交通安全記分卡中,并寫進學生的操行評定,以此敦促學生從小養成良好交通行為習慣。 真切關照,多種活動引導推動 大力推廣“小交警隊”建設活動,由各交警中隊派出一名教官開展交通指揮手勢和隊列訓練,讓學生從學習中了解交通安全知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泰興迎幸實驗學校小交警隊作為江蘇省唯一代表隊,赴北京參加第六屆全國少年軍校檢閱式,贏得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定期組織開展全市“交通安全”杯演講、征文和書法比賽,指導各中小學校在校內舉行事故案例展覽,組織學生動手出黑板報、手抄報、小畫報、交通安全專欄等,讓孩子們以交通安全為題材揮毫潑墨,有力促進了學生文明交通習慣的養成。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為有效遏制涉及中小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讓開放的花蕊不再流淚,泰興市公安交巡警大隊精心打造“文明交通進校園”品牌,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有力地提升了中小學生文明交通意識,降低了交通事故發生率,起到了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批群體的作用,在全社會營造了濃厚的文明交通社會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