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錢蘭)8月26日上午,泰興市姚王鎮桑木村桑木新村“黨群服務社”社員宋建生家中,并不寬敞的客廳干凈明亮,一塊小黑板倚墻而立,兩張四方桌并排放著,一臺電風扇“呼呼”地吹出涼風,十幾個孩子正圍桌而坐寫著作業。這就是桑木新村留守兒童暑假“臨時課堂”。 8月中旬,桑木村黨委依托桑木新村黨小組成立了全市第一個“黨群服務社”,社長由黨小組長馬俊卿擔任,黨小組其他4個黨員都是社員。 “黨群服務社”根據每個黨員的特長,開展了設崗定職活動。社員宋建生是機關退休老黨員,擔任村關工委主任,他認領了“留守兒童關愛崗”。社員趙建峰是搞生豬養殖的,他認領了“創業致富崗”,帶動周圍群眾共同致富。此外,“黨群服務社”還設有“維護穩定信息崗”、“扶貧幫困崗”和“環境衛生監督崗”,做到一個社員一個崗位,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桑木新村“黨群服務社”建立健全了聯系群眾、學習交流、工作例會、民事調解、民意征集等各項日常管理制度。同時還印制了“群眾聯系服務記載簿”,要求每個社員定期走訪聯系群眾,積極參與治安巡防、矛盾排查、糾紛調解等工作,及時記載服務內容和群眾意見建議。 村黨委為“黨群服務社”配備了黨旗、學習桌椅、黑板、書報架和各種黨建資料,并將各種制度張貼上墻。同時,給予“黨群服務社”每年1000元的活動經費,并對每個社員給予一定誤工補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