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8月23日訊 記者近日來到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時,正趕上泰興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美食節在這里舉行。 3年前,祁巷村的鄉村文化旅游還是一張白紙。如今,用泰興市黃橋鎮鎮長錢軍的話說,“祁巷村生態農莊的輪廓日趨豐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讓人高興的是,農民朋友也長了‘精氣神’。” 在祁巷村廣場,村民們帶來了自制的燒餅湯、蕎麥面條、八寶粥、蕎面扁團等10來種風味小吃,供游客免費品嘗。一種叫“炒焦屑”的小吃引起了游客陳靜的好奇,她把袋子扒開,覺得有些像炒面。村民錢金蘭笑著告訴她,這是將元麥、黃豆、花生米、芝麻等打粉后做成的,比炒面更香,營養也更豐富。陳靜倒了一碗,用開水一沖,顧不得燙嘗了一口,“真香!” 鄉村美食廚藝比賽上,“劉陳豬四寶”、“家鄉風干肉”、“八寶葫蘆鴨”等60多道特色佳肴紛紛亮相。有的菜名很有意思,比如一道用魚和粉絲燒的菜,叫“放長線釣大魚”。張女士在泰興城區開飯店,當天她帶了個廚師來到祁巷,“這里的‘八大碗’挺有名的,我們想現場學習一下,以后可作為新菜推出。” 燈籠、彩旗,村頭河邊數十家農家樂一字排開。白果燒仔雞、白汁豬手、菊花港紅燒魚、黃鱔燒豬尾、祁巷老鵝、農家雜燴、干咸菜燒肉、老肝肥腸,這8道農家菜被稱為祁巷“八大碗”。“老兵”農家樂廚師長丁建兵說,本村“農家樂”所用的肥腸,村民們用元麥粉、堿、醋、鹽等洗上七八遍,吃起來不僅沒腥味,而且肥而不膩。“祁巷老鵝”則選用散養了兩年的鵝,這樣的鵝越嚼越香。 美食節上,黃橋燒餅火起來自不必說,就連貼上了“金辰”、“喜來樂”等商標的玉米粉、干豇豆、紅薯條、山芋片等,也身價陡增。鄰近的錢葛村副支書呂紅說:“紅薯條一斤25元,山芋片一斤13元,這真是沒想到,看來得換個思路才能搞好高效農業。”“美食節讓大家看了稀奇、飽了口福,長了‘見識’,祁巷的鄉村旅游也鼓了村民的腰包,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609元。”祁巷村黨總支書記丁雪其說。美食節不僅安排了黃橋古鎮、小南湖等景點游覽,還穿插了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體驗活動,游客可在現場種植、采摘時令水果和蔬菜等,享受一把播種與收獲的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