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葉磊 記者 陳羚)盲目求職、低薪起步、沒有經驗,這些無疑是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軟肋”。如何迅速適應崗位,快速完成由“原材料”到“半成品”的過程?記者日前從泰興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獲悉,該市16家大學生見習基地今年已推出11類576個見習崗位,幫助未就業大學生通過見習增加實踐經驗、提升就業能力,盡快實現穩定就業。 據統計,近年來,該市累計安排1296名大學生參加見習,見習留用率達90%,當年就業率達98.6%。 就業見習實現“雙贏” “很多招聘企業要求有實踐經驗,我們剛出學校的畢業生多會被拒絕。”今年剛從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陳靜告訴記者,她所學專業是藥品經營與管理,畢業前就已進入濟川藥業集團,走上見習崗位。“通過見習,我有了企業需要的實踐經驗,到了企業就可以直接上崗。” 為讓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能夠盡快走上工作崗位,今年泰興市規定:凡近兩年未就業的江蘇籍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只要愿意進入泰興本地企業工作的,均可申請進入該市16家覆蓋機械、電子、船舶、化工等骨干企業建成的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參加3至6個月的見習訓練。 “見習基地既給大學生提供了就業渠道,也給我們用人單位帶來了機會。”濟川藥業集團董事長曹龍翔說,“今年,我們已通過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招收了90名見習生,公司將根據見習期的工作表現,決定是否與其簽訂用工合同,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 創業見習“一站式”服務 為滿足大學生的創業需求,泰興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專門設立了“鑫都小商品市場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開業指導、項目推介、創業培訓、創業實訓、經營管理和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配備專職人員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方便大學生貸款創業。 在創業過程中,泰興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還委派創業專職教師給見習大學生講授創業培訓課程,并開展“創業手拉手”活動,聘請創業成功的企業家與大學生創業者開展“一對一”幫扶,及時提供創業指導,解決創業途中的困惑和問題,降低創業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 近年來,該市已向參加創業見習后創業的54名大學生發放小額貸款324萬元,創業成功率達100%。 見習基地有“門檻” 為確保見習效果,泰興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監督見習雙方簽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協議書》,并制訂見習方案、確定指導老師。 見習期間,由該市就業專項資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工資50%的標準提供基本生活補貼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用工企業另外按見習生工作表現發放見習工資。見習期限一般為3到6個月,期間被見習單位正式錄用,則見習期可作為工齡計算。見習期滿仍沒有落實就業單位,由該市人力資源市場繼續進行就業指導和推薦就業。 另外,為避免就業見習的畢業生成為用人單位的短期勞動者,泰興市人社部門規定每個見習基地的企業要保證有30%的留用率。 “我們緊緊圍繞‘人才強市’戰略和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力推動大學生見習工作,將大學生實習基地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市人社局年度經費預算,并將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作為今后的一項長期重點工作。”泰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