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春成 特約記者 蔡金保)這幾天,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成排成行的香樟、廣玉蘭、桂花等10多個品種的景觀林木,把整個村莊裝扮得生機盎然。姹紫嫣紅的花卉苗木基地內,游客們紛紛拿出相機拍個不停。 2009年以來,郭寨村先后流轉土地2000畝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占全村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全村從事花卉苗木行業人員360人,人均年收入3.5萬元,該村也成了以花卉苗木產業為主的經濟特色村。 2005年之前,郭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3600元。為發展經濟、富裕農民,村“兩委”引導、支持本村能人發展花卉苗木產業。2009年,村黨總支副書記劉書明率先流轉土地1000畝發展花卉苗木,第二年平均畝效益近7000元,并帶動本村150余人就業。2010年,浙江能人高爾峰投資450萬元,建成苗木基地350畝,如皋能人凌伯平、吳海峰投資550萬元,在該村流轉土地600畝。兩年來,先后有安徽、吉林等地的10多位客商來該村發展特水養殖、水上垂釣、木業家具等實業項目。 村黨總支書記張國良告訴記者,近年來,村里還先后組建了泰興市益民苗木專業合作社、泰興市凌云苗圃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進苗、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吸納會員近400人。 在益民苗木專業合作社基地,香樟、廣玉蘭、紫薇、紅葉石楠、精品黃楊等20多個品種的花卉苗木爭奇斗妍。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花卉苗木行情向好,已實現銷售收入100多萬元。 為扶持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村里還制定出臺獎勵政策:對于一次性流轉土地200畝以上的,年租金每畝優惠400元,連續優惠3年。 據悉,自2010年起,該村集體經濟每年增加收益近100萬元。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800元。 “我們著力打造‘村在林中隱、綠在水邊生、人在花中行’的生態景觀,力爭年內建成省級生態旅游村。”張國良透露,今年該村將投資600萬元,建設占地50畝的花卉苗木銷售市場,真正形成花卉苗木產、供、銷一條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