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與工業化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工業化的加速推進有效促進了泰興的城市建設,而城市化的不斷加快也為工業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立足泰興階段性發展的特征和所處的區位特點,該市確立了“三城四片五重點”發展戰略,致力通過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統籌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統籌推進主城區、小城市、中心鎮和新社區建設,加快構建城鎮結構布局合理、區域經濟優勢互補、配套功能趨于完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三城四片五重點”,即泰興主城區、黃橋副中心、濱江虹橋新城,東、南、西、北四大片區和古溪、廣陵、河失、新街、宣堡五個重點中心鎮。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產業特色,實行區域化分工、特色化發展、差別化考核,城鄉面貌呈現出新的變化。 圍繞建設“生態、人文、大氣、宜居”中等城市目標,加快推進主城區建設,高標準實施各項重點工程。體育中心即將竣工,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名人館、圖書館等重點工程正在建設中。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對城區2000多條后街背巷和18個老小區進行改造整治,城市形象、功能和內涵不斷提升。 把黃橋鎮作為城市副中心來打造,從政策、體制、機制、資金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統籌東西部地區發展。城市主支道路交通網絡基本貫通,大型超市、規模商場、批發市場主體工程基本封頂。投入3000萬元,完成7個景點的修復,紅色文化博物館、裕泰和茶葉店對外開放,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地開工建設,一個具有濃郁歷史文化特色的小城市強勢崛起。 虹橋新城本著“產城一體”的先進理念,充分發揮體制調整后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和招商、融資機制更為靈活的優勢,在產業立區上進一步優化提升、在小城市建設上進一步優化提升,走出一條產城融合、互動并進的轉型之路。目前,總投入達18億元的行政服務中心、虹橋醫院、省泰興中學虹橋分校等10大重點工程正在加緊推進之中,小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形態初顯。 與此同時,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和重點鎮“十個一”工程,加大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建立市負責人掛鉤聯系督察制度和市級機關部門掛鉤包保責任制度,全面落實鎮村長效管理運行機制,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黃橋鎮、濟川街道、古溪鎮、河失鎮、新街鎮通過國家級生態鎮驗收,元竹鎮蔣堡村通過省首批三星級“康居鄉村”驗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