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敏麗 通訊員 張宏偉 陳學耕 郭 強)先進的檢測儀器、規范的操作流程、溫馨的就診環境……6月5日,8名赴泰興跟班學習的興化計生工作人員一下子被泰興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中心“震住了”。 “這已經是第10支來我市跟班學習的計生隊伍了。”泰興市計劃生育指導中心站長王德銀告訴記者,自5月27日全省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培訓班結束后,高郵、句容、姜堰等縣市紛紛從科室抽調工作人員到該市跟班系統學習孕前優生檢查操作。 泰興市人口計生委主任葉兵說,這些年,環境污染加劇、壓力因素增多,再加上強制婚檢取消,導致出生缺陷呈上升趨勢,孕前健康檢查更顯得刻不容緩。然而,由于資金籌措難、人口流動大,老百姓孕前檢查意識淡薄等問題,推行孕前健康檢查并不容易。 2010年,國家正式啟動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泰興成為江蘇首批、泰州唯一試點縣市。經過2年努力,該市探索出一條“行政推動、技術支撐、城鄉統籌、全員覆蓋”的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運行新途徑,成功破解了項目啟動實施、目標人群組織、項目質量控制三大難題。這一做法得到國家人口計生委充分肯定,稱之為“泰興模式”,要求江蘇全省推廣。 政府買單,孕前檢查全免費 “去年打算生寶寶時去醫院做個檢查,但一問得好幾百塊,就放棄了。后經村計生員介紹,泰興市計生指導中心的醫生主動上門做了免費檢查,現在寶寶都滿月了,很健康,我們全家很開心!”泰興虹橋鎮村民李春麗說。 一次孕前優生健康檢查,19個檢查項目,夫妻雙方共需花費480元。 “這對普通家庭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開支,一般夫婦認為自己年輕,身體沒問題。通常不會主動進行孕前檢查。”王德銀說。 2010年,泰興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啟動后,該市將農村戶籍人口配套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予以保證;城鎮無業人員、企業無保險職工和流進人口,政府每年以138萬元專項資金保證;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2010年起每對夫婦可享受500元的定額補助。 該市還將項目完成任務情況和當年新婚、批準再生育對象孕前參查率達90%以上兩項指標,納入對鄉鎮“雙文明”百分賽和計生專線百分賽雙重考核內容。同時,利用人口學校舉辦新婚人員培訓班,發放優孕“大禮包”,與工青婦、科協等群團組織聯合舉辦知識講座等,吸引項目人群參與。 部門聯動,全員參檢 “沒想到也能和泰興人一樣享受免費檢查待遇,我們再也不擔心未來寶寶的健康了。” 姜美麗夫婦是連云港人,現在泰興一家企業打工。5月3日,當泰興計生指導中心免費給兩人體檢并告知一切正常時,夫婦倆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據了解,推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最難組織的是流動人口,這里的流動人口包括本地在外打工的人員,也包括在本地打工的外地人員。 “項目啟動初期,部分鄉鎮為完成考核任務將一些已孕人員送檢,甚至重復送檢,適宜人群率不足60%。”葉兵說,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市由民政、公安和社保部門每月提供婚姻登記、流進育齡人員和新增參保人員數據,匯總反饋到鄉鎮確定參檢人員。將《生育服務證》納入住院分娩補助發放、生育保險支付和享受其它各項優惠政策的必要證件之一。 為確保全員參檢,該市還定期開展“免費計生服務進企業”活動,主動為外來目標人群服務。對流出人員由村居干部、計生員利用手機短信或電話方式提醒,利用清明、五一、國慶、春節等傳統返鄉節日,集中參檢。 目前,該市目標人群孕前參檢率由過去不足60%提高到93%以上。 配置先進,確保檢測質量 “上次沒有做孕前檢查,4個月時因血糖偏高不得已把寶寶打掉。這次到計生指導中心進行孕前檢查發現血糖又偏高,剛開始還有點懷疑,到上海醫院復查結果一個樣。”市民陳楓對記者說。 “以前大家都認為計生指導中心設備和醫護人員根本不能與醫院比。”王德銀說。 對此,該市計生委自籌資金,專項投入300多萬元,打造了占地500平方米,集B超化驗、男女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資料室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中心,引進近10名主任醫師和專業檢驗人員,實現獨立檢查、全程服務、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投入130多萬元,按醫療機構實驗室標準購置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生物培養箱、美國GE彩超、生化分析儀、酶標儀、尿液分析儀等先進設備。 記者發現,為了營造寬松和諧環境,泰興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中心內的墻面都刷成了粉紅色,墻上還貼滿嬰兒可愛的照片。更為特別的是,該中心還在地面貼上了B超、化驗檢查方向金屬指示牌,服務更趨人性化。 目前,該市16個鄉鎮(街道)世代服務站均設置了獨立的孕前保健室,配備了專用電腦、體重秤、血壓計等檢查設備。379個村世代服務室都配備了資料宣傳架、咨詢桌椅等設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孕前項目自動化操作系統,實行市、鎮兩級聯網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