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是專門監督機關,紀檢監察干部是“群眾的貼心人”。只有自覺地把以人為本、執紀為民的理念貫穿到反腐倡廉建設全過程,聽民聲、解民憂、惠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 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市紀委、監察局高度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廣泛征求民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力地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也較好地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 “紀檢監察機關是專門監督機關,紀檢監察干部是‘群眾的貼心人’。”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唐小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自覺地把以人為本、執紀為民的理念貫穿到反腐倡廉建設全過程,聽民聲、解民憂、惠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 進村入企,真誠傾聽群眾呼聲 今年5月15日至23日,泰興市古溪鎮刁網村。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唐小英正在這里駐村蹲點調研。 駐村調研期間,唐小英前往鎮村園區了解企業經營運轉情況,走進農戶家中看望慰問老干部、老黨員和困難群眾,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村莊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并和當地農民一起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通過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唐小英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為下一步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理清了方向、明確了思路。 為了保證紀檢監察工作接“地氣”,市紀委、監察局每年都要通過集中下訪、定期走訪、黨員義工服務、結對幫扶等形式,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與群眾接觸中理清思路、錘煉作風、提升能力。市紀委主要負責人帶領市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處室負責人,每年深入10多個基層單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集體巡查,及時了解基層反腐倡廉建設現狀,總結經驗,查找不足。 今年,市紀委、監察局處以上領導干部以及各市(區)紀委、監察局主要負責人都建立了駐村調研聯系點。同時,組織各市(區)紀委監察局其他班子成員以及市級機關部門紀檢組長實施“雙百”工程,長期聯系100個村(社區)、掛鉤100家企業,了解基層、企業和群眾對反腐倡廉建設的要求和期盼,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 廣開言路,努力暢通訴求渠道 2011年12月30日,“勤廉泰州”數字電視頻道開通。“勤廉泰州”數字電視頻道由市紀委、監察局與江蘇有線泰州分公司合作,將原來廣播上的“行風熱線”欄目加載到“勤廉泰州”頻道上,群眾反映的各類咨詢投訴、熱點問題以及處理結果,經過梳理匯總后,定期進行反饋。 同時,在“勤廉泰州”頻道中開辟“政務服務”專欄,及時更新發布與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政務信息和便民服務信息,把相關部門的主要權力、運行流程、服務承諾、監督電話等進行公示,讓群眾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對政府部門服務事項的監督。 “勤廉泰州”互動頻道中還加入了調查評議模塊,開展滿意度調查、行風評議等工作,以后市民在家中利用電視遙控器就能進行“人民滿意機關”的評議投票,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評議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早在2008年1月,市紀委、監察局就建立了泰州廉政網和泰州廉政博客,通過網站和博客及時向群眾發布反腐倡廉動態信息,了解群眾的呼聲和建議。經過多次改版和升級,泰州廉政網目前設有各類欄目50多個,日更新信息10篇以上,日平均點擊率超過1000次。 紓解民憂,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今年3月,某媒體刊出了市區公交站亭存在質量問題的報道。唐小英當即批示,要求嚴肅查處。經過兩個月緊鑼密鼓的調查,市紀委、監察局全面查清了相關問題,5名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理,兩家中標單位因違規出借資質分別被罰款13.2萬元和12.1萬元,兩名個體施工老板因偷工減料被核減工程款63.4萬元,并分別承擔違約金34.7萬元和30.3萬元。案件查清后,市效能辦隨即發出通報,并通過媒體向廣大人民群眾公布。 2008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先后對群眾反映的公車接送小孩上學、公務人員酒后駕車、農機具返還款拖欠、獸醫站出售假獸藥等300多個問題進行了調查處理,給了群眾一個交代。 針對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強烈的現狀,市紀委、監察局牽頭,在全市深入開展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創建,抓住餐飲服務企業、學校食堂和農村三個重點,全面推行食品采購索票索證制度,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對餐飲食品安全進行專項整治和規范。 針對群眾反映民生資金監管缺位的問題,市紀委、監察局建立了專門的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將各類民生資金全部錄入監管平臺系統,對資金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設置4級6類70個預警點。一旦不按規定要求操作,系統就會自動巡檢并報警,從源頭上杜絕“問題”資金操作。 針對基層政務服務績效不高的突出問題,市紀委、監察局在全面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的基礎上,將基層鎮村政務服務納入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平臺,開發了基層政務服務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集政法綜治、矛盾糾紛調處、計生服務、勞動就業保障等政務服務事項于一體,并與市(區)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平臺聯網運行,大大縮短了辦理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