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興市科技局工作人員來到江蘇華騁科技有限公司,為企業送來了“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示范單位”證書。江蘇華騁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部長趙英介紹,2011年公司新增專利21件,實現專利產品產值1.8億元。 去年,泰興市在10家企業中開展江蘇省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其中3家企業被評為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創建先進單位。此外,該市有16家企業初步建成科技專利技術數據庫和檢索平臺。 “今年是加快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關鍵之年,必須以發展創新型經濟為重點,更大力度抓創新,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型。”泰興市科技局局長焦國慶表示,該市力爭今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占規模工業的比重達42.3%。 企業專利產業化產值42億元 4月26日上午,兆勝空調研究所副所長薛勇早早來到生產車間,指導工人安裝一批船舶冷卻裝置。薛勇介紹,2011年1月1日起,歐盟出臺政策,要求所有靠近歐盟港口的船舶,使用的柴油必須是含硫量低于0.1%的低硫油。從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停靠美國加州海岸邊的船舶,也必須達到該要求。 目前,國內船舶使用的柴油含硫量都是1%左右,而0.1%的低硫油在黏度方面又達不到主機運行要求。去年,薛勇主導研發了“超低硫油冷卻”技術,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眼下,這一方法已廣泛運用于兆勝空調船舶冷卻裝置,為企業增加了5000萬元以上的市場銷售額。薛勇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公司4萬元獎勵。 專利獎勵政策加快了企業自主研發步伐。2011年,該市企業申請專利2760件,專利授權10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7件,實現專利產業化產值42億元。 在友誠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安裝數控毛巾機。該機器看起來很普通,卻擁有10多項專利。 企業負責人介紹,機械毛巾機只能單一織造固定毛型的毛巾,國內目前使用的數控起毛技術還不成熟,容易斷紗。友誠紡機瞄準數控毛巾機市場,加大高端研發力度,自主研發了“友誠”牌數控智能化毛巾提花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友誠紡機也因此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為年產值2000多萬元的企業。 簽訂政產學研合作100多項 4月26日,江蘇兆勝空調有限公司與江蘇科技大學共同在鎮江舉行“江蘇省船舶與海洋空調冷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揭牌儀式。 江蘇省船舶與海洋空調冷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10年7月開始籌備,主要進行空調系統低能耗配置控制技術、海洋環境下空調冷凍設備電器元件防腐、特種空調冷凍設備等方面的技術研究。 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與江蘇大學合作研發1000kW級高效智能型潛水電泵系列產品。該產品具有新型機電一體化及高效智能等特點,在農業、水利、環保、市政等行業具有廣泛應用。項目實施期為3年,期間有望形成2.5億元的總銷售收入。 據統計,去年以來,泰興市積極促進各類企業與省內外院所達成科技合作,共簽訂各類政產學研合作項目100多項。 該市還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去年起,我國與奧地利兩國有關方面計劃在黃橋共同打造一個綠色低碳園區。作為中奧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將主要利用奧地利技術優勢打造建筑節能材料制造產業鏈,發展建筑節能、低碳經濟,其核心區域規劃2平方公里。其中第一個進園項目、也是設計單線產能亞洲最大的奧中巖棉生產項目,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正有序進行。 泰興市恒信印刷有限公司與以色列VIM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噴墨CTP系統免處理免烤鋁膠印版技術,以噴墨打印制版替代金屬涂層腐蝕制版,不僅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能源,還大大提高了制版效率,有望填補國內空白。 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5月4日,泰興市蔬果高效農業科技園區,工人們正忙著為大棚內的蔬菜施肥。 泰興市蔬果高效農業科技園區以黃橋鎮、新街鎮為中心,輻射帶動元竹、宣堡等其他鄉鎮,核心區面積1.2萬畝,輻射面積5萬畝。2008年初創建,同年9月被列入“江蘇省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多年來,園區重視果蔬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應用、推廣,與中國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和揚州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與省農科院建立了校企聯盟。 去年以來,該市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積極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引進、試驗、示范應用新技術10項,引進、繁育各類新品種(系)6個,良種蔬菜和反季節蔬菜得到大面積普及,生豬、肉牛、肉雞等主要畜禽良種覆蓋率98%以上,建成泰州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2個、泰州市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新認定省級農業科技型企業2家、科技型農業專業合作社1個。 斑點叉尾鮰、長江名特優漁業科技示范園位于泰興經濟開發區。2011年,園區共保存斑點叉尾鮰良種親本3306組,繁育魚苗3610萬尾,銷售1440萬尾,推廣輻射養殖面積1萬畝以上。通過與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合作,園區去年繁殖其它各類魚苗2.584億尾,其中細鱗斜頜鲴3000萬尾、異育銀鯽1.5億尾、赤眼鱒2500萬尾、四大家魚5340萬尾,推廣輻射養殖面積4萬畝以上,形成社會經濟效益近1億元。 去年,江蘇三零面粉有限公司牽頭成立江蘇省優質小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擁有成員22個,其中企業12家、高等院校4家、研究機構6家。今后,該聯盟將主要研究開發利用衛星遙感監測預測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確保向企業定向供應的商品小麥質量穩定一致,力爭5年內培育出優質小麥新品種5至10個,10年內培育出性狀穩定、能長期種植的成本低、品質好的優秀品種3至5個。 ●唐春成 申富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