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丹丹)在泰興市區,有這樣一位司機,他見到老弱病殘、孕婦及軍人等特殊群體在路邊等車就會主動搭訕:“你去哪兒,我送你。”看到疑惑的表情,他會說:“免費的,不收錢。” 他就是樊紅民,一個有著13年出租車從業經驗的老司機。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他在為人們提供便捷出行服務的同時,上演著一個個平實而感人的“雷鋒故事”。這些好事感動著乘客,也溫暖著社會。 成立“愛心志愿者”車隊 2012年3月8日,泰興市國太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的哥樊紅民帶頭成立了泰興市首支“愛心志愿者”車隊,為該市城區老弱病殘、孕婦及軍人等特殊群體提供24小時隨叫隨到、市區免費乘車、出市區只收燃油成本的愛心服務。 “經常碰到困難群眾和老人舍不得打車,以及孕婦打車不方便等情況。”樊紅民仔細琢磨了很久,趁著一次國太公司開例會時提出了愛心服務特殊群體的想法,得到了萬學軍、鄭海云、陳春其、張波、袁富民、李霞、王欣榮、張華8位司機的積極響應。 9位司機共6輛出租車,其中有三對是開“夫妻車”的,樊紅民和妻子李霞就是其中的一對。李霞說,做司機雖然收入不高,但有機會服務社會,咱們當然得帶頭。 到目前為止,“愛心志愿者”車隊已接送特殊乘客150多人次,受到了被服務群體的一致好評。也有人會產生疑問:這明知虧本的生意為什么還要去做? “不好算這個賬,也從來沒有算過。”樊紅民笑道,愛心車隊的公約里有句話是:金錢誠可貴,文明價更高,“虧”了我一人,造福泰興人。“其實說白了,做好事,心里感覺很痛快。” 給特困家庭送溫暖 4月初,樊紅民通過當地媒體了解到,該市特困戶孫長圣一家居住在一間荒廢的廠房內,連自來水都沒有,其妻子和女兒常年癱瘓在床,一家人疾病纏身,生活無以為繼,日子挨得十分艱難。 樊紅民與“愛心志愿者”車隊的司機們商量以后,專程找上門探望,臨走時還給孫長圣塞了400元錢。 4月19日,他又帶領“愛心志愿者”車隊的所有成員一起到孫長圣家探望。樊紅民握著孫長圣的手說,“我和隊友們都把聯系方式留給你了。往后,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家有出行需要,給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打電話都可以,我們隨叫隨到。” 孫長圣感動得一邊抹淚一邊說:“沒想到你們這么關心我這個困難戶,太謝謝你們啦!” 雨夜趕去給乘客送手機 4月15日晚上8點多,外面下著雨。有幾位乘客在長征路旁打車到卡門歌舞廳。客人下車后,樊紅民繼續開著車在市區轉悠做生意。 中途,樊紅民聽到車上斷斷續續傳出“嗡嗡”震動的聲音,停車檢查發現,一部手機被乘客落在了車上。 是失主借朋友電話打來的。樊紅民拿起電話說,“別著急,你手機落在車上了,沒丟。你在哪兒?我一會給你送過去。” 對方在歌舞廳門口等候,拿回手機要塞錢給樊紅民表示感謝,“真不好意思,剛下車的時候,你提醒檢查東西,我竟沒留意手機落下了。” “每當乘客下車時,我都不用語音,而是親自提醒帶好物品,這樣乘客感覺更親切,也更容易留心。”樊紅民笑著說,一般情況下,在他的車上很少有乘客落下東西。 樊紅民當然沒有收錢,他說:“我只是憑良心做事”,甚至連對方姓名都沒問就又開著車消失在了雨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