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新街鎮種植紫蘇,一畝地可年收入十萬元。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去看看。”在近日的一次專訪中,市農委主任趙留貫向記者透露,日本福島核泄漏期間,很多日本市民口里都嚼著紫蘇葉,增強身體抵抗力。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記者隨即趕到位于新街鎮的紫蘇種植園。老板王金才是山東人,一提到紫蘇,他就拉呱個沒停。 大棚內外溫差達20多度 忙活的村婦每天進出大棚好多回,從未感冒過 寬敞透亮的大棚里,一壟又一壟的紫蘇長得綠油油、齊刷刷,橢圓形的葉子綴滿綠莖,一股異香撲鼻而來。幾十個婦女在不停忙活,年齡大都在40歲以上。 王金才透露,大棚內外溫差有20多度,這些年齡偏大的婦女每天要進出大棚好多回,卻從未感冒過。這讓記者感覺神奇,問了幾個村婦,確實如此。 王金才說,一切要歸功于紫蘇。這些農婦整日在大棚里忙活,呼吸著紫蘇揮發出來的一種物質——紫蘇醛,它可以讓人“身體倍兒棒”。 紫蘇最高可以長到1.8米,不過這里的紫蘇一般長到1米左右就開始采摘了。王老板邊給記者介紹,邊隨手摘幾片紫蘇葉,洗都不洗,塞到嘴里嚼了起來。“出去吃火鍋,我都會帶一些紫蘇葉,放在湯鍋里,避免腸胃不適。” 記者心里癢癢,也嘗試著嚼了幾片,嫩嫩的,香香的,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反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挺好吃的。 網上對紫蘇的介紹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主產于東南亞、臺灣、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區、喜馬拉雅地區,莖、葉及果實均可入藥,主治感冒發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癥,抑菌效果也很好。 王老板說,他種植的紫蘇只有葉子得到了利用,紫蘇的莖和果實因為提取工藝復雜,目前還沒有能夠利用起來。 只摘頂端3對葉子 一株紫蘇總共可以采摘27對葉片 紫蘇的種植很簡單,育苗期50天,移栽30天后就可以采摘,采摘期冬天為4個多月,夏天為3個多月。溫度要求保持在18度到28度。根據日本方面的要求,土壤里要加一些煮熟的大豆,據說這樣可以讓紫蘇葉更香、更亮。 新街紫蘇種植場有兩名技術員,他們都是經過日本方面專門培訓的。大棚里,工人們采摘紫蘇葉幾乎不用彎腰,她們夸贊說紫蘇“很懂事”,只讓摘最頂上3對葉子,其余部位的都要舍棄,這樣她們就不會腰疼啦。在生長季,這3對葉子可以不斷長出、采摘,一株紫蘇總共可以采摘27對葉。葉子也有語言呢,如果整個葉面朝上,那就是說“我還年輕著哪”,如果葉面有一點點翻卷下垂,那就是說“我可以摘啦”,如果翻卷下垂較多,那就是說“我已老啦,誰怪你不早點來呢”。 采下來的葉子,先要進行篩選,橢圓形、有亮度的葉子最好,采摘后放入紙箱,加上冰袋,從青島空運日本。 大棚里的紫蘇,有的高,有的低。王老板解釋說,不同的大棚里,紫蘇種植時間不同,這樣有幾個好處:一是可以全年供應日方,保證穩定供給;二是避免集中上市時,工人忙不過來,造成浪費。 一畝紫蘇年收入十萬元 老板還不滿足,準備搞深加工 新街的紫蘇葉全部出口日本。日本人喜歡紫蘇葉,吃生魚片時,下面總要墊些紫蘇葉片。去年日本福島核泄漏,導致土壤污染,其國內紫蘇種植面積減少,紫蘇葉更是在日本走俏,嚼著紫蘇葉度過危機是不少日本人的記憶。 一畝紫蘇,真能收入十萬?記者向王金才求證。 “在日本,一片紫蘇葉就能賣到1毛錢左右。”王金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的大棚年產3噸葉子,每公斤賣到日本的價格是35元,這樣算下來,每畝收入10萬元沒問題。不過那并不是純利潤,刨去綜合成本,實際利潤在六七萬元。 王老板最初是在山東搞紫蘇貿易的,后來看到日本市場紫蘇行情很好,便向下游延伸,搞起了紫蘇種植。他跟日方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由于不愁銷路,他一直想要擴大種植規模。考察來考察去,最終在去年9月選擇了泰興市新街鎮,這里屬于高沙土地區,早晚氣候潮濕,非常適合紫蘇生長,當地政府又非常重視高效農業,有現成的大片農田流轉出來可供使用。 王老板在新街鎮租用36畝地,一共架了24個鋼架大棚。按每畝地每年純利潤6萬算,那不就是每年銀行戶頭里都要增加個200萬么? 他嘿嘿一笑,這算啥?馬上還有大動作呢。目前這里的紫蘇葉,充其量只能算是原料出口,連日本的超市都進不了。“下一步,我準備購買設備,培訓工人,搞超市紫蘇葉,那樣一公斤可以賣到100元,扣除各種費用,純利潤也不低于40元。” 好家伙,要弄成了,每畝純收益可真超過10萬元了。 新街鎮的高效設施農業在全市都有影響,目前王金才的紫蘇種植已成為新街鎮高效設施農業的又一張“名片”,提起這個山東人,新街人沒有不知道的,不簡單。 □本報記者 楊照民 實 習 生 李 運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周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