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沿江大道綠化、路燈等掃尾工程還在繼續,泰興市虹橋工業園區已經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甜蜜。 自這條路開建后,虹橋工業園區已吸引34家企業落戶,總投資金額達80億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虹橋工業園區負責人興奮地說。 泰興沿江大道是2010年正式開工建設的,近日主體工程竣工。它北起泰興市南三環西延,南至靖江北九圩港,縱貫泰興經濟開發區和虹橋園區,全長約15公里,為雙向四車道,設有綠化帶和非機動車道,總投資約3.5億元。 “建設沿江大道是泰興推進沿江一體化的戰略考量。它對于優化園區投資環境,調整產業布局,促進沿江開發,方便群眾出行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說。 招商引資的黃金大道 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均確立了“招引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集聚大產業、建設大園區”的發展戰略,把招引大項目作為“第一要事”,并注重招商選資。倚靠長江,兩個園區原本就資質優越,沿江大道的開建,更增添了園區的神采,使他們招商時底氣更足。 精明的客商們也不肯放過發展的機會。在虹橋工業園區,園區負責人隨口介紹了幾個在建的項目,個個都是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10月28日,江蘇方泰超纖革業有限公司投資28億元,建設方泰皮革項目,年產值70億元;11月1日,泰興海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涂覆船舶裝飾項目,年產值可達20億元;江蘇展興實業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設萬噸級碼頭倉儲物流及寬厚板和無縫鋼管項目…… 采訪車從沿江大道走過,記者看到兩邊工地上熱火朝天,除了工廠外,還有醫院和住宅樓。 “過去,要是引來外地客商,你問他愿意在哪落戶,人家更愿意選泰常線兩側,因為那里交通方便,而其他地塊的人氣則相對不是很旺。”虹橋工業園區負責人說,沿江大道的建設,改變了這種冷熱不均的局面,園區腹地開始受到投資者熱捧,土地價值大大提升。 泰興經濟開發區正將基礎設施配套作為“第一條件”,集中全力健全設施、完善功能、規范管理,著力提高園區品位,增強項目承載能力。加快發展高新產業園是經濟開發區培植的新經濟增長點,該區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致力招引龍頭型非化工項目,主攻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類產業,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5年后,高新產業園的產值將占區鎮經濟總量的30%以上,達到200億元以上規模。”泰興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 “沿江大道的建成通車,一下子打通了兩個園區的‘任督二脈’,將整個園區盤活了。”黃龍泉評價說。 沿江開發的快速車道 在泰興市的經濟版圖上,“一區四園”至為重要。預計今年“一區四園”經濟總量將占該市經濟比重的70%以上。其中,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瀕臨長江,是泰興沿江開發的主陣地、主力軍。 沿江大道開通前,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園區只有一條過境主干道——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常線。沿江高等級公路在其它地方都緊貼長江,但到了泰興境內,卻有些“疏遠”了,離江邊約5公里。 長江在園區的西邊,而泰常線卻從園區東側輕輕劃過,由于園區內部交通不暢,腹部開發受到制約。 新建的沿江大道讓原本有些閉塞的園區一下子打開懷抱,它從兩個園區中間縱穿而過,并張開“雙手”,一只手緊抱著泰州長江大橋,另一只手則抱著江陰長江大橋。新建的沿江大道離長江只有2.5公里,使兩個園區與長江緊緊相擁,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沿江大道的建設,為兩個園區的發展拉開了框架。虹橋工業園區在道路以西靠近長江的區域規劃了臨港產業片區、船舶機械產業片區和生物醫藥產業片區,道路以東則布局了新興產業片區。此外還準備利用靠近長江岸線的優勢,大力發展物流。 “這條道路的建設,也將我們經濟開發區和虹橋工業園區聯系得更加緊密,有利于推進沿江一體化。”泰興經濟開發區負責人說借助這條沿江開發的“快車道”,該區正加快實施“以港興區、區港聯動”戰略,努力叫響“泰興港”品牌,加快建設錦華石油、聯成倉儲等專業物流區,籌建化工產品交易市場,著力打造沿江現代物流基地。同時大力發展面向生產、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泰興江心洲是泰州境內為數不多的江灘,面積約7平方公里,過去受交通制約,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開發。沿江大道開通后,泰興人已將目光掠過園區,盯住了這片等待開發的 “處女地”。 “依托新的交通優勢,這里可以建萬噸級碼頭,建設大進大出的物流園區,成為泰興經濟的又一個門戶。”泰興市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科科長黃龍泉說。 居民出行的便捷通道 “沿江大道還是兩個園區通往泰州和蘇南的一條快速通道。”泰興市交通局局長黃一祥說,通車后,兩大園區尤其是虹橋工業園區抵達泰興主城區的車程將由現在的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抵達南北兩座長江大橋只需20多分鐘。按照規劃,明年將實施沿江大道南延北伸工程,屆時交通優勢更為明顯。 泰興沿江大道建設過程中,當地村民們時常來到工地幫忙。一位姓管的村民指著跟前寬敞平坦的大馬路說,過去這里是一些村莊和農田,像樣的道路比較少,村民們到外地去很麻煩,到江陰長江大橋得花費近1個小時。現在路更好了,時間也縮短了一半。 沿江大道的貫通,也使得虹橋工業園區“產城一體”的發展思路得到更有效地貫徹。“如果沒有便捷的對外通道,虹橋新城的建設就會受到很大制約。而現在,房地產商們紛紛看好這片熱土前來投資,原居民在拆遷后也愿意買虹橋新城的房子,未來這里將建成一座現代化的濱江新城。”虹橋園區負責人說。 撰文/楊照民 申富山 張建榮 朱為民 魯國生 游 潔 攝影/楊照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