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在位于泰興市根思鄉的中國航天育種(泰興)基地看到,“太空豇豆”、“航空菜豆”和第一茬“黃瓜煙航優3號”已采收完畢;第二茬“黃瓜煙航優3號”已進入茁壯生長期,“太空櫻桃番茄”果實累累,“航椒2號”、“杭椒6號”、“太空茄子”等其它品種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幾棵植株,進入采收尾聲。 “ 作為第一年試種,11種“航天種子”已陸續進入收獲期,采收情況喜人。”負責基地技術服務的市農科所栽培技術園藝室副主任蔡志林告訴記者,與本地蔬菜相比,“太空蔬菜”著實有特別的過人之處,最明顯的就是果實較大。如“黃瓜煙航優3號”單重達350克至400克,長度40.4厘米至45.9厘米,比本地黃瓜“津春4號”單重高出50克左右,長度多出4至7厘米;“太空豇豆”長度在95厘米以上,比本地豇豆“揚豇40”明顯個大。 從產量情況看,這些“太空蔬菜”也明顯比本地蔬菜高產,其中“太空黃瓜”畝產達5100公斤以上,比本地黃瓜高出1000至2000公斤,至目前已累計采收5260.2公斤;“太空豇豆”畝產達2600公斤以上,差不多是本地豇豆的一倍多,至目前已采收2621.08公斤;“太空架豆”比本地同類產品畝產高出75.3公斤,目前已累計采收1322.00公斤。 “除個頭大外,這些‘太空蔬菜’還長勢旺、抗病性能好,結出的果實商品率高,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豐產。”蔡志林說,以“太空黃瓜”為例,該瓜定植后40天左右即可采摘,味甜肉厚,肉厚心室小,表面刺瘤中等,且很少出現彎瓜、細腰瓜等品相差的黃瓜,市場前景非常好。 蔡志林透露,從長勢、采收情況看,“太空黃瓜”、“太空豇豆”、“航椒2號”“杭椒6號”等品種非常適應本地氣候條件,增產效果明顯,非常適合本地生長,適宜在本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 |
